• 30阅读
  • 0回复

怎样才能扭亏转盈? 国营农场非改变“吃大锅饭”不可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总结三十年来实践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23
第1版()
专栏:

怎样才能扭亏转盈?
国营农场非改变“吃大锅饭”不可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总结三十年来实践经验
据新华社哈尔滨十一月二十一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广远、张持坚报道:最近,在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召开的理论问题讨论会上,总局所属单位的一些领导干部学习叶剑英同志的国庆讲话,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总结了三十年来全省国营农场在经营管理上的经验教训,大家普遍认为,国营农场要扭转长期以来的亏损局面,非彻底改变吃“大锅饭”的状况不可。
黑龙江省从一九四七年起就开始建立国营农场,到现在全省已有一百零三个农牧场。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农场经营管理搞得不好,经营有利的年份仅有七个,其余年份都亏损。能否改变这种状况呢?农场各级领导干部回顾农场三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总结了盈利和亏损的原因。大家看到,盈利的年份,除了自然条件比较好以外,都是比较注意按客观经济规律管理企业,实行财务包干和基本工资加奖励等办法,把农场的经营成果和职工的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而亏损年份都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混乱,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现象严重。这在刮“共产风”、“浮夸风”时期,尤其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表现得更为突出。那时搞所谓“突出政治”,把各项经营管理制度统统当作“管、卡、压”而一律取消了,使得农场不能搞经营管理,不能讲成本、利润,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群众总结为五个没人管,出不出勤没人管,干活多少没人管,质量好坏没人管,工具损坏没人管,公物丢失没人管。这种人人端“铁饭碗”,喝“大锅粥”的状况,把农场害苦了,把职工害苦了。
在回顾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参加理论问题讨论会的各级领导干部着重总结了今年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各农场重新恢复财务包干和基本工资加奖励制度的经验。大家认为这一段的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遇到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国营农场粮食总产可达五十三亿多斤,比丰收的去年还增产五亿斤以上,上交国家粮食可达二十四亿斤以上,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并扭转了长期以来的亏损局面,达到收支平衡,或略有盈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