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作计划的人心中要有市场——从乒乓球、理发推子谈到打字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1-25
第2版()
专栏:

作计划的人心中要有市场
——从乒乓球、理发推子谈到打字机
最近听说,乒乓球和理发推子大量积压,已经到了商业部门拒绝收购的程度。
乒乓球,原来年产一亿多个,一九七六年以前,学生都不大念书,打球的人多,供不应求,增加生产,满足市场需要,是理所当然的。没想到,自一九七七年以来,市场已经发生变化,打球的人没有那么多了,而乒乓球年年增产,增到去年,已经年产三亿个,光库存就够卖两年的了。真是市场变化不知道,拒绝收购吓一跳。
理发推子也曾行销一时,上山下乡、五七干校,一下子给这个东西打开了市场。于是,理发推子大上,最高年产五百万把。现在市场发生变化,这种东西不再那么吃香了,今年安排的计划已经减少百分之四十一,仍旧卖不出,尽管有些地方削价三分之二处理,大批产品依然压在库里。
其实,这两样产品,从一九七七年起就已经滞销了,为什么直到去年下半年甚至今年,才感到“吓一跳”呢?因为我们的工业生产不问市场,产品是由商业统购包销的,生产多少,收购多少,只要商业部门把乒乓球和理发推子收购去,哪怕长期压在仓库里,也算我卖出去了。这种统购包销的办法,掩盖了市场上的真实变化,使生产者不能及时作出灵活的反应;非等事情到了不得了的地步,或者受到了价值规律的惩罚,这才慢腾腾地作出反应。
读者也许会问:那么计划是根据什么制订的呢?应该说,开头,当乒乓球和理发推子扩大生产的时候,是从市场需要出发的,也就是为消费而生产的。但是,厂子、设备搞好之后,人们又忽视了市场的需要。作计划着重于看生产能力,看原料供应状况,看商业部门是否收购,只要这三者允许,产量就要逐年累计增加。明显见多的产品,工商两家往往从“保护”已经形成的生产力出发,也要继续安排生产。于是乎,生产不断发展,而生产的目的被忘记了,增产本身变成了目的;于是乎,工厂奉命生产,商业部门奉命收购,仓库奉命保管,秩序井然。无奈,消费者不买帐,他不奉命购买。结果,产品到了仓库之后,坐而待毙。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仅以福建为例,去年乒乓球库存一千一百九十八万个,占压资金一百万元,占库容二千平方米。时间一长,球要变质变形,甚至自燃成灾。理发推子库存十五万把,每年光支付库存利息就是五万元。有些已存放十年之久,每年还要保养、维护、加油,开支上万元。福建一地如此,全国加起来损失有多少?产品积压绝不止乒乓球、理发推子一两种,也不止一二十种,全部加起来损失又是多少?这种情况如果在资本主义国家,工厂要倒闭,商业要破产。我们是既不倒闭也不破产,但是停止生产总是应该的吧,也不行。我们是卖不出去也要生产。福建今年上半年只卖了三千把理发推子,但省里安排生产的数字是两万。到底生产是为了消费,还是为了积压呢?这事情怪不得福建,全国一样。我管计划,你管生产,他管收购,至于市场的变化,关心者就不多了。这样的体制不改革怎么行呢!
改革体制,有很多争议,我们可以略而不谈。但是,不论怎样争,产、供、销三家,特别是作计划的部门,要了解消费者的需要,研究市场供求的变化,分析商品的行情和动向,这一条总是不可少的。消费者的需要和市场的变化,应该是作计划的主要依据,否则,为消费而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
市场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计划就应该相应变化,不能一劳永逸。拿北京年初的情况来说,军绿平纹的确良上衣市场看好,服装业争要这种原料,可是两个月后服装做好时,卖不动了。建华皮货服装店正想调整计划,河北省派人找货上门,这里滞销,那里正热门,把货调出,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这就对了。也有相反的情况:前年北京药材公司作计划时,没有桔梗这味药,影响七十种成药不能生产。计划下达以后,桔梗中途到货,照理应该修改计划,补充生产那七十种成药(哪怕十种也好);但是,计划没有更改,致使药房一冬天没有感冒药和咳嗽药卖。计划是人订的,哪有计划不能更改的道理呢!
好的计划不但能对市场作出灵活的反应,还能作出相当时期内的预测。无疑,这种预测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我们现在要达到这个目标,恐怕还有相当距离。记者在采访中听说,目前打字机较紧张,供不应求。因此,各地纷纷试产试制,全国计有天津、湖北、北京、山东、江苏、浙江、辽宁七家。据说打字机缺货大约百分之四十,今年上海生产一万台,明年一万五,缺口不大了。有人预测,这七家成批生产以后,不要两年工夫,打字机就要落到今日乒乓球和理发推子的地步,不知作计划的同志以为然否?
本报记者 丛林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