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轻工业部干部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出 按基本规律调整经济加快轻工业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01
第1版()
专栏:

轻工业部干部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出
按基本规律调整经济加快轻工业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九日电 新华社记者施宝华、新华社通讯员周显东报道,轻工业部干部最近在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时指出,应当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调整,切实加快轻工业发展的步伐,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要以人民需要为出发
点和归宿,以农轻重为序进行安排
在座谈会上,许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因此,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应当以人民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农轻重为序进行安排。但是,过去在“以钢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往往先确定钢铁的指标,然后再推算其他指标;先确定重工业的基本建设规模,然后再安排轻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发生矛盾的时候,大家“给钢帅让路”。这种做法,忽视了两大部类生产的协调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增长,其结果必然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挤了农业、轻工业,挤了人民生活。在燃料动力、原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基建材料、施工力量的安排上,也是优重挤轻,轻工业所需的物资经常留缺口,不得不到处“找米下锅”。由于轻工业没有随着人民需要增长而发展,我国生活消费品可供量同社会购买力之间的差额逐渐加大,市场上紧缺的轻工产品品种日益增多,轻工企业长期得不到革新改造,厂房设备陈旧,劳动条件得不到改善,环境保护措施跟不上,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重工业要为农业和轻工业服务,生产
更多对路的支农产品和支轻产品
参加座谈讨论的同志认为,国民经济背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还表现在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是以重工业自我服务为主,忽视为农业和轻工业服务。轻工业用的钢材占全国生产用钢材的比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百分之二十一点三,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下降到百分之十三点七,第五个五年计划前三年下降到百分之十二点四。供给轻纺工业的成套设备的比重,一九七二年占全国成套设备分配总量的百分之六点一,以后逐年下降,近两年已下降到百分之二左右。由于重工业不能面向轻工业,不是根据轻工业需要的品种、质量来安排生产,而是生产什么就给你什么,造成了严重的产需矛盾。如在冶金材料方面,一方面有大量的钢材积压;另一方面轻工业生产需要的马口铁、带钢、黑铁皮、铝材等长期供应不足。轻工业还有一部分原材料来自重工业,目前,这些原材料由于品种、规格不对路或供应不上,轻工部门不得不自己去搞原材料的改制和生产。
政策措施要有利于轻工业的发展
许多同志在讨论中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办事,还应当对那些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轻工业采取积极扶持和保护的政策。过去,在物资管理、价格政策方面也反映出厚“重”薄“轻”的倾向。例如我国现行的体制,生产计划是条条下达,物资供应却是层层切块供应,这种体制对于企业多数属于地方管理的轻工业部门,十分不利。由于强调以重工业为重点,在物资上要保重工业,对轻工业往往是“生产指标层层加码,物资供应层层克扣”,许多轻工企业长期处在原材料不足的状态中。又如在价格政策上,也是优待为重工业配套的产品。同样一吨铁水,倒进工业铸件的模子,价格可高达五百八十元;倒进铁锅的模子里,价格只有二百四十五元。由于这种不合理的价格政策,有些轻工企业纷纷转产改向,缩减或放弃民用消费品的生产。
克服片面追求产值倾向,把轻工产品的
质量、品种放在首位
轻工业部的同志认为,背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在轻工业部门本身也有许多表现。片面追求产值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领导机关压产值,生产企业求产值,考核评比讲产值,好象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高产值。这种倾向大大助长了某些轻工企业不问社会需要,忽视质量品种,盲目追求高产值的不正之风。历史经验表明,每当产值压得凶,企业的品种花色就减得多,这是个很值得记取的教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