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阅读
  • 0回复

总结历史经验,变只抓粮田为多种经营 滕县全面安排农业基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01
第1版()
专栏:

总结历史经验,变只抓粮田为多种经营
滕县全面安排农业基建
本报讯 记者宫敬之、南振中,通讯员崔玉铎报道:山东滕县总结农业基本建设经验教训,改变孤立抓粮田建设的作法,注意建设多种经营基地,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经济上收效快,路子越走越宽。
一九七五年开始,这个县每年冬春都有二十多万名劳力上阵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过去单纯建设基本农田,称为农田基本建设,现在建设多种经营基地,称为农业基本建设),大大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后来,县委发现这种作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农业经济内部比例失调。一九七七年全县五业总产值,农业占百分之七十九;林、牧、副、渔四业仅占百分之二十一。全县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而林业收入仅占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一点一。粮食产量增加较多,而花生、黄烟的产量却大大下降。二是投资大、见效慢、收益少。冯卯公社在锅脐山上造的八十亩“大寨田”,用了二十二万个工日、十七万元资金,消耗了二十多万斤粮食,每亩地平均造价达两千多元,种粮食得四五十年才能捞回本来。一九七五年冬春,全县建设“大寨田”用工一千九百万个,投资一千一百多万元,而高产稳产田扩大不到十万亩,如果把这笔钱用到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建设上,其经济效果要大许多倍。此外,有些地方不适当地扩大粮田面积,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影响了土壤肥力,粮食产量降低,社、队的经济收入也受到影响。一九七七年,全县百分之四十七的核算单位无现金分配,许多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过千斤,但购买农机、化肥还得靠贷款。
一九七七年以后,滕县县委改变了上述作法,在指导农业基本建设上,着重两个方面:
首先,制订规划时,就对农、林、牧、副、渔各业基本建设作出全面安排。例如,对牧业生产中的栏圈建设、种畜繁育,林业生产中的苗圃、林地建设、次生林改造,渔业生产中的坑塘改造、水面利用等等,都作了具体规划和部署。各社、队根据全县总的规划,因地制宜安排五业发展所急需的基本建设项目。近两三年来,滕县每年冬春都投入五六万名劳力,修建栏圈。县里还抽调两千多人的农业基本建设专业队,投资八十多万元,建设现代化的良种猪场。现在,这个猪场已开始向社队提供品质优良的滕县白猪。全县十二万六千亩宜林荒山荒滩,不再造“大寨田”,全部用来造林和培植草场。在县北九十多里的砂石岭上,今春栽了四十四万多棵枣树,相当于解放以来栽植枣树的总和。
其次,避免平调,扩大社队的自主权。近两年来,滕县县委开始纠正从生产队大批抽调劳力、平调资金搞农业基本建设的作法。除了河道治理、灌区配套、大面积涝洼地改造组织必要的协作外,一般不搞跨社、跨队工程。这样,各社、队有了自主权,能根据五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安排劳力和资金,进行本队最急需的基本建设。地处山区的辛庄公社,有十二万棵梨树。过去,虽有果树专业队,但每年冬春都被抽去搞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果园的基本建设无人过问,梨的产量很低。现在,生产大队能自己安排劳力,仅去年一个冬春,就为七万多棵梨树松了土,黄梨产量大大提高。全县有几百个村内坑塘,过去多被废弃,现在都用来养鱼栽藕,有的一亩藕塘一年收入一千多元。今年全县藕塘面积已发展到二千五百多亩,比一九七六年增加四倍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