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中日文化的交流互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09
第6版()
专栏:

中日文化的交流互润
汪向荣
文化交流都是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的。十七、十八世纪以前,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国文化向周围各国传播的较多,但同时也受到这些国家文化的影响。隋唐时代,随着中日两国人员交往日趋频繁,中国文化大量输入日本,而日本文化,也从这时开始传到我国。
在唐朝,中国文化传到日本,为灿烂的日本天平文化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唐代文化中也可以找到日本文化的痕迹,比如在中国有日本人担任公职,象有名的晁衡就担任过安南都护的要职,学问僧道昭和灵仙参加了中国的佛经翻译工作。鉴真的弟子灵祐所注的《胜鬘经疏义私钞》,就是日本圣德太子注疏的。入宋以后,中国的技术仍大量输往日本。日本的镰仓大佛,据传就是在中国佛工陈和卿指导下塑铸而成。茶叶的东传,也使日本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日本文化更趋明显地传到我国。欧阳修在他写的《日本刀歌》中,用这样的词句来称赞日本文化:“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他所说的逸书,虽不知是什么书,但象《游仙窟》、《释氏六帖》等在唐宋时早已亡佚的古书,就是以后由杨守敬等从日本影印或抄刻回来的。中国的螺钿镶嵌也是从日本传入,至今仍是我国工艺美术中名闻世界的一项技术。
十三世纪以后,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中日两国间的往来更见密切。在明代,贡使和僧侣往来不绝。这段时期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比过去更深。永乐钱可以在日本流通;将军足利义满在招待明朝使节时,穿明服,乘明舆。但是中国也学会了一些日本技艺,象制泥金折扇和造美浓纸。更重要的,十六世纪中国出版的有关日本的著作中,不仅介绍日本的国情、物产,而且介绍日本文字的读音、用法以及日本式将棋的下法等,这表明两国文化的相互影响,日益广泛。
明亡前后,郑成功曾向日本求援。包括朱舜水在内的大批遗民也曾亡命日本。朱舜水在日本促进了儒教的发展。东京汤岛的孔庙就是这时候修建的。为供朱舜水养老和讲学而建的后乐园,至今还在东京。
西学东渐以后,两国的文化交流在总的表现形式上开始逆转。但日本开始吸收西洋文明,还是从翻刻中国译本《解体新书》开始的。一直到《普法战纪》的翻刻,日本才直接从西欧吸收文明,自此以后,日本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十九世纪末叶,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最多时超过万人。而应聘到中国的日本教习也有四五百人之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日本创立同盟会。陈天华、章炳麟和邹容等以日本为基地,向国内传播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的一些领导人,不少是留学日本的。那时革命军的军服样式也是仿效日本学生的铜扣制服。
到了近代,共产主义学说也是最先从日本传入我国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就是从日文转译的。许多革命前辈,象李大钊、周恩来、鲁迅等都曾在日本受过教育。现代汉语常用的词汇中,有不少是直接从日语吸收过来的,例如干部、立场、取消、副食、手续、勤务、处女作等。科学技术方面的词汇,更不必说了。总之,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文化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由于两国在文化上有这样悠久的血缘关系,两国人民之间自然产生了亲切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也破坏不了的。
日本民族是勤劳伟大的民族,他们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新文化。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友好历史,再向前推进一大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