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为了青山常在——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10
第2版()
专栏:

为了青山常在
——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见闻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讨论成立东北林业、农垦两个总局时,敬爱的周总理深谋远虑、语重心长地说:“……林业的经营一定要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至今已经过去十七个年头了,生活在林区的干部、科技人员和林业工人是怎样为实现周总理的遗愿而努力奋斗的?最近,我们访问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
曲折的道路 深刻的教训
牙克石林区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台湾省那么大。这里的开拓者在回忆当年初入林海的情景时说,那时,
下了火车,眼前是无穷无尽的原始森林,郁闭度大得连阳光都透不进来。当时的采伐完全是用“剃光头”的办法,实践了一段,感到这样的采伐方式浪费资源太大,不利于伐后迹地的尽快更新。一九五九年, 自治区的负责人乌兰夫同志提出了“右手栽树,左手砍树”,广大林区职工积极响应。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六年,特别是周总理指示后,林管局管辖范围营造了大片新林,同时又注意采用多种合理的采伐方式保护了原始森林。不幸的是,在“四人帮”横行的十年间,林业无人管理,乱砍滥伐成风,人为的火灾一度烧毁了大片森林,有的地方出现了越采越少,越采越坏,后继无林的严重状况。由于大兴安岭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松花江水出现了混浊现象,呼伦贝尔草原牧草的生长也受到了干旱的威胁。周总理生前曾经对只顾拿木取材,不管合理采伐和营林、育林的情况,提出严肃的批评,说这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上述一些作法,确实在“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不吃祖宗饭 不造子孙孽
在采伐工人刚进入原始森林的时候,牙克石林管局就有一些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采伐工人怀疑大面积“剃光头”的做法。六十二岁的采运工程师徐文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早在五十年代,徐文学看到很多林场采一片,光一片,采一山,秃一山的情景就想,这样采伐,再过二、三十年,我国的森林不就采光了吗?他决心摸索出一套采育结合的新方式。
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五年,徐工程师多次深入林场,和老采伐工人一起,进行“采育结合”的试验。采伐工人宁肯少完成定额,少拿工资,热情支持他的试验。白天,他们冒着冰雪严寒到山上劳动,夜晚,和工人们一起挤在工棚里休息,夏天还要忍受蚊虻的叮咬。为了探索不同林带的采伐方式,他们又冒着危险山上山下进行轮番作业,终于摸索出了适应大兴安岭林区的一套采育伐经验。这种采育伐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并保护森林资源。但是,“四人帮”横行时,有几十年采伐经验的徐文学却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大帽子,囚禁达三年之久。一九七四年,他恢复工作以后,立即穿上褪了色的工作服,精神抖擞地奔赴林场。森林里的道路是难行的,他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宣传采育结合的好处。有些好心人劝他说:
“你也不看看这是啥形势,人家批你都批不过来,算了吧!”他却倔强地回答说:“采育结合是林业发展的方向,这个信念,我至死也不改变。”华国锋同志对东北林业职工提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变林区重采轻造的错误作法”后,徐文学对保护好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信心更足了。
现在采伐、运输工人心里想的不再是单纯拿木头,而是如何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森林。过去是:“拖拉机满山跑,采伐满山倒,大树拿下来,小树都压倒”,如今是“拖拉机顺着集材道跑,树倒方向冲着道,小树、母树都能保护好。”采伐后的林区,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光秃秃的一片,而是郁郁葱葱青山常在了。
为青山常在 愿老死林下
许多大兴安岭的开拓者初入原始森林的时候,都是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如今,已是两鬓白发。交谈中,他们都自豪地表露出对祖国大森林的热爱,为了青山常在,甘愿老死林下的心情。
在牙克石林区,许多干部群众都深深地怀念着他们的老领导,原林管局书记庆格勒图同志。他半辈子的精力献给了森林事业,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却遭到了林彪、“四人帮”反动路线的残酷迫害。一九七一年恢复工作后,他不顾多病的身体,察看森林现状。当时,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大兴安岭正是被破坏得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也是全局木材生产最低,亏损最多的一年。面对过去树木葱郁的林地,变成了木材狼藉遍野的山坡,强烈的责任感使这个老共产党员流下了眼泪。他顶着“四人帮”的棍子、帽子,大胆领导起林区的生产,但由于过度劳累,他病倒了,直到现在仍然卧病在床。
在图里河林业局,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被群众称为“老黄牛”的局长德力格一心为营林、育林的动人事迹。德力格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患了心脏病、胃病和肝病。人们经常看到他晚上输液,白天带病上山。有时在山上植树,肝病发作,昏迷过去,待醒过来后,又按着肝部,坚持和群众一起劳动。
精心育林 造福万代
一个阴雨初晴之日,我们来到牙克石林区营林先进单位乌尔旗汉林业局的五九经营所。
老所长、共产党员武伦佑等同我们登上山巅,俯瞰那郁郁葱葱的人工落叶松丰产林。二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山秃岭。经营所的职工跋山涉水,寻找种源,整地、栽树,历尽艰险。而今,已有十万亩落叶松郁闭成林。
在大兴安岭的林海里,我们遇到一支青年女子抚育队。她们的父辈都是大兴安岭林区的老工人。她们继承父业,参加了森林建设事业的行列,在密林深处搭起彩牌,醒目地写上周总理对林业工作的指示,用来鼓舞自己。她们建立了成方成块的试验林,对每棵天然幼壮树都建卡立档,及时抚育,促使速生快长。
本报记者 金淑生 卜昭文 方小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