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说“讳”周修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11
第3版()
专栏:

说“讳”
周修强
年少时读古书,遇到该是人名的地方空一个字,或写为“某”,或写为“讳”,不得其解。稍长,才懂得这是在避讳。避讳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习俗。避讳出现于周朝,到秦、汉形成制度,唐、宋更为严密,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流行二千多年。
避讳,最初是后代子孙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后来发展成为维护君臣父子隶属关系的制度。臣下不得直书当代君主之名,子孙不得直书父祖之名,凡人不得直书圣贤之名,必须用其他字代替。
秦始皇名政,或作正,秦时称“正月”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诏书引用《尚书》的话“协和万邦”,写成“协和万国”。光武帝名秀,“秀才”改称“茂才”。西晋因为皇帝的祖父叫司马懿,晋人编《三国志》时,把蜀汉的张懿改名为张益;皇帝的伯父叫司马师,当时京师改称京都、京邑,官名太师改称太宰。隋朝人注《广雅》,改名《博雅》,避隋炀帝杨广之讳。唐高祖的父亲叫李昞,唐人连“丙”字都不能用,用“景”字代替“丙”字,丙申作景申,丙寅作景寅;唐朝人注释《史记》、《汉书》时引用《世本》都写作《系本》,因唐太宗名世民。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总之,凡与帝王名字相同的人名、地名、官职、书名、物名等等,都得用其他字代替。
圣贤之讳也得避。孔子名丘,宋朝把瑕丘县改为瑕县,龚丘县改为龚县。金时下令不得用周公、孔子之名。“丘”字只能写作“?”或“邱”。宋朝还禁止以“伯阳”为名,因伯阳为老子之字。圣人、贤人都称子而不名,也是避讳的一种方式。
避家讳,不得称父母、祖先、尊长之名。司马迁父名谈,他编《史记》提到赵国的赵孟谈,就写成赵孟同。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淮南子》,引用《老子》中的话“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是为避其父刘长之讳。避家讳最突出的是李贺的故事。“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新唐书·李贺传》)后来韩愈写了一封信给李贺,劝他参加进士科考试。李贺文名大噪,又有韩愈等为之鼓吹,进士及第并非难事。当时妒忌李贺的人说,李贺父亲名字叫晋肃,晋与进同音,李贺不应参加进士科考试。韩愈对此甚为不平,写了《讳辨》为之辩护。《讳辨》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理直气壮地驳斥避讳之荒唐。但是,李贺还是不能考进士,只能担任协律郎那样的小官,郁郁不得志,死时才二十七岁。
中国封建社会里,不仅对帝王、圣贤、祖先要避讳,对上司、对官员也要避讳,一不小心,偶尔触犯,就会大祸临头。
讳,无论是严禁直呼君主、圣贤、尊长之名,还是不准议论君主、圣贤、尊长之过失,都是为了维护帝王将相的权威和尊严,为了维护宗法制度,禁止犯上作乱,所以大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推行,盛行二千多年。二十世纪初,袁世凯“洪宪复辟”时,还把北京煤铺墙上的“元煤”两字全部涂掉,因为“元煤”与“袁没”谐音,袁氏没落,那还了得。“元宵”被改为“汤圆”,“元宵”与“袁消”谐音,袁氏消亡,当然得改掉。足见袁世凯称帝时,其内心是何等虚弱。
讳,是剥削者维护他们的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需要靠讳来维护任何人的权威和尊严。从本质上说,讳跟我们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现在讳的影响仍继续存在。林彪、“四人帮”搞现代迷信,神化领袖,不让用同志来称呼领袖,废除除党中央主席之外的一切主席职称,这不是明显的封建遗毒吗?三年来,对林彪、“四人帮”搞的现代迷信进行了揭发批判,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但是有些人还是改不过来,开口书记,闭口部长;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喜欢人家叫他的官衔,而不乐意听“某某同志”。这些同志,了解一下“讳”的由来,不是没有益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