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哨所记事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12
第4版()
专栏:

哨所记事牌
最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展出了黄海前哨的一件珍品——“哨所记事牌”。
这块记事牌的来历确实非同寻常。二十年前,解放军某部在黄海前哨一个仅有八户人家的渔村建立了哨所。从那时起,当地渔民出于对子弟兵的信赖,常常在出门时把钥匙交给哨所的战士,有的还托战士帮助办些家务事。日久天长,托办的事渐渐多起来了,战士们便制作了一个小黑板,作为哨所的记事牌,上边列着八户渔家的姓名,谁家托办什么事,就记在上面。
从这块记事牌诞生那天起,八户渔家的油、盐、酱、醋、粮、菜、草都在上面“挂过号”,就连喂猪、做饭、抱小孩拉屎撒尿也上过记事牌。就说小魏伟的妈妈吧,她生下小魏伟不久,便忙着下地干活了。因此,每天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战士们就按照记事牌上的记载把小魏伟从炕上抱下来,让她撒完尿,再喂上半瓶热呼呼的奶,才把她放进被窝,有的还哼起自编的催眠曲,送她进梦乡。
有一次,魏大娘拿着钥匙交给哨所副班长邵永敏说:“我串亲戚去,十点半回来,要是回不来就把钥匙交给你大爷,让他自己做午饭。”邵永敏把这件事记在记事牌上。十点半,见大娘没回来,他就开了大娘家的门,准备为大爷做午饭。他想:大爷是哨所的老顾问,对子弟兵比亲人还亲。若是那个战士病了,大爷大娘总是端着鸡蛋面条,逼着他喝下去才乐呵呵地走开。今天正好有时间,给大爷改善改善生活吧。大爷收工回来了,见邵永敏端来香喷喷的面条,美滋滋地一连吃了两大碗。
今年二月,赵大娘要送女儿去唐山结婚。临行时,她对哨所排长陈应水说:“我走了。老头子和小女儿不会料理家务,这家就交给你们啦。”陈排长把大娘家要办的事都记在记事牌上,并给大家作了详细分工。每天大爷父女俩上工后,战士们便帮助她家喂猪、挑水、扫院子,有时还帮助把菜拾掇好,只等大爷下工回来点火下锅。当时正是栽地瓜时节,海岛上大旱,大爷和女儿十分着急,想请假在家挑水栽种,又怕影响生产队的农活。陈排长早把这事记在了心上。他同战士利用休息时间,翻山越岭,跑到三、四里外挑回水,把大爷家的地瓜全栽种上。一天,大爷父女俩正在吃午饭,哨所的战士们扛着两袋粮食走了进来。大爷一看愣住了。战士们说:“大爷,今天该买粮食。这是你家下月的口粮。”大爷扳着指头一算,乐得把大腿一拍,说:“哎呀,你们记得真准!”
哨所记事牌进京之后,战士们又原样复制了一块。
新华社通讯员 杨传荣 刘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