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为啥海河“水”倒流到昆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17
第2版()
专栏:采访札记

为啥海河“水”倒流到昆明?
在电影《阿诗玛》里,有个河水倒流为主人公传递信息的镜头,看了使人高兴。可是,另一种“河水倒流”,却令人难受。
你到昆明市的文具店里看看,货架上摆了大量上海、天津、广州、苏州、无锡等地的“水产品”——墨水、墨汁、胶水等。这何止长江水倒流,连海河、珠江、太湖的水也倒流到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云南首府来了。
是昆明不能生产这些文化用品吗?不是。昆明市墨水厂已生产了二十多年,墨水的配方、生产工艺是向上海、天津学来的,质量不错。但是,他们配制墨水的染料墨水蓝是海河岸边的天津生产的,有关部门给昆明调拨的墨水蓝比较少,使昆明生产的墨水供不应求,商业部门只好从外地进货。据了解,最多时,一年要调进六百万瓶,水和瓶的重量达一千二百吨。今年在染料分配上虽然有所照顾,仍调进了二百五十九万瓶。如果多调拨给云南一吨墨水蓝,就可少从外地运来六百吨“水”,减少运输,避免沿途损失,节约流通费用。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按云南的实际消费需要调拨墨水蓝,而要“逼”着商业部门从染料产地天津连水也一起运来呢?
“倒流”现象,并不止是“水”,在不少产品和原材料上也存在。昆明市墨水厂距离生产墨水瓶的日用玻璃厂只有几里路,但他们到千里之外的广西玉林去买。原因是本地生产的瓶子每个比玉林的贵三分,次品又多。玉林生产瓶子又到昆明买碎玻璃作原料,这就出现了“玻璃千里旅行”的怪现象。
云南地处祖国大西南,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从沿海工业城市调拨一些商品补充市场,调剂品种、花色,是理所当然的“正流”,然而象这样人为造成的“倒流”、“乱流”,难道不值得引起经济部门的重视吗?只要计划、物资、工业、商业等部门都来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目的,加强制订计划、调拨物资的科学性,切实解决省内工业产品质次价高的问题,工商之间密切协作,这类不合理现象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比如说,云南省有大小化肥厂四十多个,包装袋多是云南塑料厂供应的。过去,这个厂忽视产品质量和成本,生产的二十五公斤包装袋,粘合不牢,容易破裂,每个售价还比外省多九分,因此一些化肥厂便舍近求远,到外省订货。今年十月,这个厂停产整顿,根据用户的要求和意见,改进了粘合工艺,合理下料,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使每个包装袋价格比外省同类产品低二分钱。舍近求远的用户又回来了,一月之内就向塑料厂订购了包装袋六十五万多个。
由此可见,解决“倒流”、“乱流”现象,事在人为,只要有人抓,解决并不难。
本报记者 石德连 张炳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