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博兴县六十一个核算单位的实践取得好结果 实行生产责任制 队队增产又增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18
第1版()
专栏:

博兴县六十一个核算单位的实践取得好结果
实行生产责任制 队队增产又增收
据新华社济南十二月十六日电 实行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到底好不好?最近,山东省博兴县委通过对全县六十一个坚持这种责任制的核算单位的调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这六十一个单位个个增产增收。去年,粮食亩产比全县低一百九十四斤,社员口粮比全县平均口粮低六斤,社员分配比全县平均水平低三元;今年由于实行了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队队增产增收,由去年的“三低”变成了“三高”,粮食亩产比全县高一百四十斤,社员口粮比全县高三十九斤,社员分配高八元。
博兴县自然条件较差,加上前些年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社员劳动计酬上严重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现象,挫伤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生产一直比较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二千六百九十四个核算单位中,很快就有七百三十多个实行了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管理办法。可是刚搞起不久,社会上就吹来了一股冷风,说实行包工到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是复辟倒退,破坏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某些干部也拿不定主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同志一看风向不对,担心政策又要变,搞下去要犯错误。结果,搞起来的单位,纷纷下马,七百三十多个单位,后来只剩下了六十一个。
这六十一个生产单位坚持下来,结果个个增产增收。陈户公社王孟大队是全县有名的“坠脚队”,去年全大队还吃统销粮十六万斤,贷款一万多元。今年他们实行了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生产责任制,虽然秋天遇到了严重干旱,粮食亩产却比去年增长了近六十斤,总产由去年的三十四万斤增长到五十三万五千斤,一下子结束了二十年吃统销粮的历史。
最近,博兴县委认真总结这六十一个生产单位的经验,决定今冬明春,在全县大力推广这种责任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