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我们盼望实行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18
第1版()
专栏:读者来信

我们盼望实行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
编辑同志:上月《人民日报》发表的安徽农村见闻《农民为什么如此喜欢生产责任制》一文,我们读后拍手叫好。这篇文章说出了我们心中想说的话,读后感慨万千。党报发表这样的文章,说明和我们想到一块儿了,我们也把自己心中的话说一说。
我们这里至今还没有打算实行联系产量责任制的影子。早在今年春上,当党中央加快农业发展的文件还是草案发下来的时候,虽然我们这里基层干部始终没有把文件传达到群众,可是,我们不少群众通过其它途径也知道了党中央的精神。那时候,我们生产队就有许多社员向生产队干部提出要求实行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生产队干部迫于群众议论,不得已在一次社员会上顺便说了这件事,说是让群众讨论,实际上划了不愿搞责任制的框框。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纷纷说划分作业组这不好,那不好,有的人甚至说,“这样搞会两极分化,穷富不均,不用几年,就会出现新地主、暴发户。”有的人附和着说:“咱们别分组啦,就这样胡打胡的过吧,都有一碗饭吃算了!”这些调子一唱,原来赞成联系产量责任制的人,有话也不敢说了。于是,一切还是老样子。社员干活还是“大呼隆”,磨洋工,出勤不出力。今年种的二十亩花生,就是一个挺有代表性的例子。这里绝大部分是沙土地,历来有“花生之乡”的美名。可是,今年种的花生,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制,从播种到管理都是马虎了事,严重缺苗断垄。锄地时,锄头草上飞,划破一层地皮。因为地没有锄好,花生的果针扎不到土里去,不能坐果。后来一个多月的连阴雨,发生了严重的草荒。秋后刨花生,只收了一千多斤,每亩平均五十多斤。我们庄稼人见此情景,真疼的暗暗落泪!为什么社员自留地的花生亩产三、四百斤呢?还不是耕、种、管的功夫不一样吗!如果集体的地能象自留地那样下功夫种就好了。今年,俺们队产量减少了三千多斤,平均每人勉强分到将近四百斤口粮。年终分配也不能兑现。
现在,全国人民已经开始进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我们都希望国家能够很快富强起来,群众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当前,在农村,实行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发展生产的好办法,我们迫切地要求采用这种办法。
砀山县官庄公社吴庄大队张老
家三队社员 张世居 王文香 刘福印 魏正德
十一月十六日(原载十二月十二日《安徽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