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权宜的婚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18
第5版()
专栏:

权宜的婚姻
方原
最近,在苏越两家庆祝他们的所谓“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一周年的日子里,从河内发出了一种异样的声音。越南《人民报》忽然大动肝火地责骂有人“企图离间”苏越之间的“美好关系”。在这之前,越南当局的一名头目就曾指责有人“企图离间苏越关系”,并请当时访越的一位东欧国家领导人把他要求加强苏越关系的愿望向莫斯科转达。
越南当局这样三番两次地指出有人“离间”苏越关系,是很值得人们玩味的。
本来,苏越关系如果是真诚无私的,那是谁也“离间”不了的。越南当局也用不着害怕别人“离间”。河内现在如此忿慨地高喊不许“离间”,正说明苏越关系并非太平无事,这倒使人们产生了破开表土看个究竟的兴趣。
从西方的报道中,确实可以看出,苏越关系并不十分“美好”。但是这并非由于别人的“离间”。众所周知,越南当局为了实现地区霸权主义的野心,竭力向外侵略扩张,把国民经济搞得一团糟,全靠苏联的“援助”输血过日子。但是,苏联的“援助”远不是白给的。作为酬报,越南必须不顾本国人民的需要,用其廉价劳动力为苏联市场生产对路产品。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向西方记者抱怨说,由于“我们缺少钱,只好同苏联一起搞一些合作项目。我们还必须马上筹集钱,因此我们集中力量生产出口货,而不是为我们自己的人民生产东西。”但越南的产品又经常因质量低劣,被苏联拒绝接受,如数退回。据报道,胡志明市生产的“33”牌啤酒全部送往苏联,越南人民根本买不到,但是这种啤酒运到苏联后,由于质量“不合格”,几次被一船一船地退回。结果,“出售从苏联港口退回来的不合格的‘33’牌啤酒”成了胡志明市场上“最奇妙的活动之一”。
另一方面,据西方报道,目前苏联向越南提供的各种物资的价值已达每天二百五十万美元,可是越南仍然觉得“苏联人是一群吝啬鬼”。而苏联则认为越南当局太贪得无厌。苏联“大家庭”一个成员国驻河内的代表公开抱怨说:“同越南贸易比同资本家做贸易还糟糕,因为越南人不断向我们要求援助、更多的援助和更优惠的条件。”在东欧某个国家的港口,码头工人发现运往越南的货物正是本国人民买不到的商品,曾经拒绝装运。显然,越南这个经济上的“特大号的古巴”正在成为苏联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苏越之间的分歧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苏联支持越南当局侵略扩张,并非只是为了帮助它登上东南亚霸主的宝座,而是要利用越南作为马前卒,给自己推进南下战略开辟道路。苏越这种合伙关系早被东南亚国家看穿。越南仗着苏联的支持越是蛮干,苏联的扩张主义面目就越是暴露得淋漓尽致。这就使苏联向东南亚渗透的外交攻势连遭挫折。尽管苏联对东盟各国竭力奉承讨好,但东盟“还是很不信任莫斯科河内轴心”。它要派军舰去东盟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吃了闭门羹;要与泰国签订什么科学技术协定,也遭到泰国的抵制……。河内当局大肆驱赶难民,受到全世界谴责,更使莫斯科脸上无光。这一切,自然会使苏联感到恼火。西方报刊从塔斯社报道柯西金和范文同会谈使用了在“互相谅解的气氛中进行”这一措词,断定苏越之间出现了分歧,是不无道理的。
一个大霸,一个小霸,都要向东南亚扩张,却又各有各的打算。小霸要大霸不惜血本,全力支持它,大霸却不肯使自己的全球战略适应于小霸的需要,被小霸牵着鼻子走。这就是它们的关系不可能“十分美好”的原因。
《纽约时报》指出,苏越“两国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外交方面却又彼此勾心斗角”。这种说法看来并不过分。越南国务部长阮基石及其他官员不止一次声称,越南投靠苏联是什么“不得已的结果”,而不是对苏联有天然亲近感。他们表示,如果美国与越南建交并提供援助,越南可以“公开冷淡同苏联的密切关系”。作为越南的后台老板的苏联听着这番话,自然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苏联人已公开承认:“苏越关系有摩擦,……但是,因此下结论说我们有分歧,那是错误的,我们并没有分歧。”
“摩擦”也罢,“分歧”也罢,这不过是玩弄语义学的花招,事实是,苏联全球霸权主义者和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之间只能有暂时的利益一致,而决不会有什么“牢不可破的伟大团结”。美国《洛杉矶时报》写道:“莫斯科与河内忍受着权宜的婚姻”,说不定什么时候,“越南人会把他们(苏联)一脚踢开,而不管代价多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