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一张养牛《布告》的由来——记霍山县委书记发动群众想办法养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21
第2版()
专栏:

一张养牛《布告》的由来
——记霍山县委书记发动群众想办法养牛
十一月上旬,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许多山村、路口的墙壁上,贴出一张引人注目的霍山县革命委员会《布告》,明确规定,社员家庭养牛是党的政策所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乱加干涉。《布告》号召全县山区社员大力发展家庭养牛。
去年秋天,县委书记黄森从霍丘县调来霍山。过去,他了解到霍山县是全省耕牛的重点产区之一。可是,他下去一调查,却发现这里的耕牛比十年前少多了。黄森回到县里,就召集县委常委开会研究。
不久,党的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发到县里,文件规定:继续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养牛养羊。
黄森和县委的同志受到鼓舞,他们在大会小会上号召,下乡时走一处讲一处,大造社员家庭养牛好的舆论。但是,尽管县委喊破嗓子,到今年九月初,全县五万九千多农户,只有三十几户养了牛。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九月中旬,黄森代表县委专门请来一些有经验的社员开座谈会。开始,到会的社员说话都很拘谨。黄森开诚布公地说:“党中央允许社员家庭养牛。县委把大家请来,就是要大家帮助想想办法,怎样尽快把这条路打开,你们有什么意见、困难和要求,尽管说!”话音一落,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漫水河公社陈家畈大队社员王甫亚说了这样一件事:今年二月,听说中央文件准许私人养牛,他便买了一头小牯牛。前几天,公社干部叫人通知他到县里开私人养牛座谈会。生产队很多社员听说了,都担心他要挨批判。老伴也埋怨说:“死老头子,叫你不要养,你偏要养,犯了法吧!”王甫亚谈了这件事后说,我们那里社员总怕私人养牛犯法,只能暗养,不敢明养。接着,俞家畈公社多盘幻大队有五十多年养牛经验的老社员彭绪祥也谈了他两次养牛,都被生产队平调和低价强买的辛酸往事。他气愤地说:“我们山里人哪个不想养牛?都是叫‘共产风’刮怕了,极左路线批怕了!”
听了王甫亚、彭绪祥等社员的发言,黄森才明白,这次通知参加座谈会的二十名社员大部分没有来的主要原因,是山区农民叫极左路线批苦了,批怕了!他郑重地对大家说:“支持和鼓励社员家庭养牛,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乱加干涉,不得压价强买,县委给大家作主。”
随后,大家发言更加热烈了。他们就资金、牛源、饲料饲草、公养和私养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不少好办法、好主意。
经过两天的热烈讨论,县委把讨论的意见整理成座谈纪要,以县委正式文件转发到各生产队。为了解除社员普遍存在的“不怕县官就怕现管”和上面支持、下面“打坝子”的顾虑,给社员家庭养牛一个撑腰壮胆的“武器”,黄森考虑到山区老百姓最相信土改前后人民政府的布告,提议以县革委会的名义出个《布告》,做到家喻户晓。
《布告》贴出后,在全县山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些经济收入较高的生产队社员,头天看了《布告》,第二天就带着钱和干粮到外地买牛去了,更多的社员正在千方百计地筹款准备买牛。仅漫水河区,不到一个月,社员家庭养牛就由二十三头猛增到一百七十八头。
新华社记者 田文喜 新华社通讯员 徐元华 汪言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