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牢记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21
第3版()
专栏:

牢记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李光
近来读了一些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文章,不禁想起我们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中的一段话。它在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尽可能迅速地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后,高度概括地说:
“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和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而这也是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的必要条件。”
这句话说得很明确,很完整。如果二十多年来我们一贯照此办理,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必然是前进得相当远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必然是比今天高得多了。可惜,主要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的干扰破坏,也由于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为了吸取沉痛的历史教训,以便今后在实现四化的征途上更好地前进,今天重新咀嚼八大党章总纲中的这句话,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要提高生活,就必须发展生产。正如马克思说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不进行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更谈不到提高生活,这一点对于任何社会都是一样的,也是无可争论的。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同以往历史上几种社会比较,在生产目的上究竟有什么不同。
奴隶社会的奴隶,在奴隶主看来,统统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他们除了会说话以外,同牲畜并没有什么不同,既可以出卖,又可以杀害。尽管奴隶社会的生产比原始社会有了显著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还创造出至今仍然令人神往的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然而奴隶们只能过着牛马般的生活。封建社会的生产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满足农民或农奴的生活需要。至于资本主义社会,谁都知道,占有剩余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才是资本家发展生产的目的。同任何阶级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发展生产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保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区别所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党的共产党,必须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学会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所以总纲接着又强调:“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和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当然,并不是任何一种生产的产品都是直接用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这是因为社会生产通常分成两个部类。一个部类是生产直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消费品;另一个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或者用来生产消费品,或者用来进一步生产生产资料本身。生产资料的生产虽然不能直接用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但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于恰当地处理这两大部类的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消费品的品种越来越全,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人民的需要就能越来越得到更好的满足。但是,要使消费品乃至整个社会生产迅速发展,又必须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必须大力发展冶金、机器制造、化工等等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以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把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本身武装起来。因此,如何从本国的实际条件出发,正确地处理两大部类或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对比关系,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处理得好,就能够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共同迅速地发展起来。在这样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当然就能够不断地得到越来越充分的满足。相反地,如果处理得不好,比如,过分强调长远利益,过分致力于重工业本身的发展,同时重工业产品又过多地用于进一步武装重工业本身,过分忽视农业、轻工业发展的需要,这样搞下去,看来生产发展了,似乎总产值也很高,可是,就会出现如同列宁所说的“生产扩大了而没有相应地扩大消费”的那种现象。如果人民艰苦奋斗了多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发展了这种不能直接满足自己需要的生产,而消费品生产却增长得很慢,那末,“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和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也就会落空而不能成为现实,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迟早势必受到挫伤。
在粉碎“四人帮”以前的将近二十年的时期里,就恰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个问题。(当然,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即使存在着这个问题,生产毕竟还有所发展,这是许多同志用各种方式同他们进行顽强的斗争才取得的成绩,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当前调整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克服长期形成而当前还未彻底改变的前述现象,确保今后能够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有的同志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一般说来,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而长远利益要照顾眼前利益,要在保证人民的眼前利益得到适当满足的条件下使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是不能动摇的,因此,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要考虑到人民的各种需要,但一定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各种比例关系,切实做到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有的同志本着相同的精神更进一步提出,要研究如何逐步作到以最终产品为目标来安排国民经济。这些意见都是值得重视的,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但是,也出现了这样一种提法,例如“安排国民经济把人民生活需要置于首位”。这种提法,我们认为是不确切的。因为这种提法本身虽然不是说消费对生产要占首位,但是它容易使人误解为人民消费(生活)的需要对于生产要占首位。我们知道,生产和消费两者谁占首位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正如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指出的,“决不能说消费对生产占首要地位或生产对消费占首要地位,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不正确的。因为生产和消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诚然,这是两个互相联系着、但毕竟各不相同的领域”。为了免除可能的误解,我们认为,指出这种提法是不确切的,很有必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