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围绕解决经济问题深入讨论真理标准 甘肃省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端正思想路线,落实经济政策,初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22
第1版()
专栏:

围绕解决经济问题深入讨论真理标准
甘肃省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端正思想路线,落实经济政策,初见成效
本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甘肃省真理标准讨论补课,自省委举办地、县一把手和省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学习班以来,发展很快。截至目前,省、地、县各级直属机关单位的学习班已基本结束,开始在所属基层单位中开展讨论。农村讨论普遍开展到公社一级,将近三分之一的县办完了大队书记、大队长和生产队长的学习班,兰州市、庆阳地区已开始在社员群众和街道居民中进行宣讲。
在学习讨论中,各地各单位普遍抓住影响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一些关键问题,集中讨论,认真加以解决,对端正认识路线,起了很大作用。许多地方和单位在讨论中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按照实践标准,大胆纠正过去做错了的,恢复和发扬做对了的,注意把学习讨论的落脚点放到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当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上来,使补课补到实处。兰州市商业局围绕商业工作如何为四化建设服务,新抓了八件事,如搞贸易货栈、三级站、专业商店、小商品市场、增设网点、恢复名牌名店等。山丹、泾川、华亭、民勤、合水、舟曲、皋兰等县委和临夏、武都、定西等地委,对社队的规模,联系产量的责任制,按劳分配,发展多种经营和集体副业以及社员自留地、饲料地、荒坡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并付诸实施,大大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甘肃日报》为此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文章说,围绕解决经济问题,深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就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提高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也就有助于搞好当前国民经济的调整,这也就是真理标准讨论的深入发展和具体化。为什么我们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为什么这些年来口头上喊的是“农、轻、重”,实际上搞的却是“重、轻、农”?为什么我们在人民生活方面欠账那么多?为什么人民生活需要的商品不能满足,而不需要的东西却大量生产,造成积压和浪费,并没有达到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这与我们未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文章说,解决经济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部门,而且是各行各业在真理标准讨论中所共同要联系的实际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有一些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和经济问题密切相连的,也需要从经济工作着手,主要从经济角度研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善于结合经济工作来开展各方面的经常工作。这对基层更为重要。一个生产队怎样尽快发展自己的生产能力,怎样利用每一个山头,每一块耕地,每一条河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科学种田,广开生财之道,使集体、社员个人都能够很快富裕起来?一个工厂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发展生产,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如何改革经营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何解决职工的生活福利问题?计划部门、财贸部门怎样更好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这都要结合实际,通过讨论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是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把解放思想落实到了实处。不联系实际,只在概念上兜圈子,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不会真正深入下去的。
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自觉地把这场讨论引导到解决本单位四化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上来,认真解决自己那里应该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希望。解决得越多越好。要看到,有许多思想问题的真正解决,靠讨论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只要我们努力实践了,做出了成绩,见到了效果,错误认识就会得到纠正,人们的疑虑就会解除,党的威信、社会主义的声誉就会提高。否则,说归说,干归干,什么问题也不解决,那些错误认识就会重新滋长,真理标准讨论的成果也就难以巩固、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