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内行管生产 生产大变样 涟水水泥厂大胆提拔技术人员到生产领导岗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23
第2版()
专栏:

内行管生产 生产大变样
涟水水泥厂大胆提拔技术人员到生产领导岗位
“今后,有关我们厂的生产、技术上的问题,都听从这几位负责管生产的技术人员指挥,包括我这个支部书记在内。”这是江苏省涟水县水泥厂党支部书记徐海平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说的一段话。
一年来,涟水县水泥厂党支部认真总结过去歧视技术人员、生产搞不好的经验教训,注意发挥技术人员的重要作用,把他们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让他们有职有权,大胆负责,使全厂生产发生很大变化。今年头三个季度与去年同期比较,水泥平均标号从三百五十九号提高到四百七十八号,出厂水泥合格率由百分之十一点二提高到百分之百,产量增长百分之四十,产值增长百分之七十,劳动生产率增长一点六倍,原料、燃料、电力消耗下降,单位成本降低百分之九。这个厂的经验,引起了省、地、县各级主管部门和建材系统的重视。
涟水水泥厂是一个只有一百八十多人的小厂,现有五名技术人员,其中一人是大学研究生,三人是大学毕业生,一人是中技毕业生,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技术上是内行,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破坏下,他们政治上遭到排斥、打击,工作上得不到支持。那位研究生顾维忠,就被扣上“臭老九”、“反动权威”、“精神贵族”的帽子被排挤出厂。由于生产管理无人抓,产品质量无人管,工厂亏损严重,成了全县闻名的落后单位。
去年十二月,涟水县委下决心整顿这个厂。首先调整领导班子,调徐海平任党支部书记,把顾维忠调回厂里,并提拔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又把其他四名技术人员分别提拔为厂生产股、化验室、机修车间的负责人,全厂从上到下组成了一个以技术人员为领导的生产指挥系统。厂党支部对技术人员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有一位技术人员的家庭成员过去出了点事,支部领导明确宣布:“这与你无关,不影响对你的使用。”使他放下了长期的思想包袱,轻装前进,积极工作。厂里虽然房子较紧,仍然想办法给技术人员每人一间,使他们有一个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地方。
在工作上,厂党支部鼓励技术人员大胆负责。对于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厂领导从不干预,放手让他们干,如果因经验不足出点问题,也不责怪他们,厂领导帮助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设法改进。对于他们在生产上提出的正确意见,厂里认真听取采纳。由于厂党支部正确地执行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大地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一年来,这个厂在生产和技术方面,在技术人员主持下,抓了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一,加强原材料和燃料的科学管理。过去厂里不搞科学管理,几千吨石灰石,不分好坏混堆乱用。今年厂里把从八个地方采购的、不同质量的四千多吨石灰石,全部分批、分质堆放,使用时经化验好坏搭配使用,保证了原料配方的准确性。
二,进行设备技术改造。这个厂的生产设备少,只有一座小立窑,一台小磨。为了扩大生产能力,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经过反复试验,对磨机实行强力通风,并压低入磨粒度,较好地发挥了磨机效率,生料台时产量和水泥台时产量均提高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针对立窑经常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和机修工人向兄弟单位学习,对立窑的有关部件进行改造,使熟料日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七。
三,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管理。过去这个厂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产品质量差。今年,顾维忠和其他技术人员,深入车间调查研究,和工人一起商量确定了二十二个质量控制点和三十八个质量指标,有效地保证了水泥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厂里为化验室配置了必要的人员和化验设备,明确宣布化验室是全厂的质量管理机构。生产中如果连续出现三个指标不合格,化验室有权责成有关人员停机检查;每生产一批水泥,必须经过化验室负责人签字才能出厂。由于技术管理加强,今年以来不仅所有出厂的水泥均达到四百号以上,而且成功地试产了几次五百号水泥。
史纯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