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治厂需要专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23
第2版()
专栏:短评

治厂需要专家
“专家治厂”,多年来成了使人闻而生畏的一根打人的棍子。其实,这话并不错。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尤其是现代化的企业,不仅要发挥广大职工的作用,而且要发挥专家的作用,不然,怎么能把企业办好呢?
涟水水泥厂过去何以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亏损严重?近一年来何以生产大变样?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态度前后有了变化:先是政治上排斥,技术上不发挥他们的作用;后是政治上充分信任,让他们在生产和技术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前后态度不同、做法不一样,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没有专家的队伍,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能动作用,是很难想象的。斯大林当年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经说过:“现在我们不能只限于培养一些各方面都会吹一点的一般共产党员干部,一般布尔什维克干部。一知半解和自诩渊博现在对我们来说是桎梏。现在我们需要金属、纺织、燃料、化学、农业、运输、商业、会计等等方面的布尔什维克专家。现在我们需要大批大批的、成千上万的能够在各种知识部门中成为行家的新的布尔什维克干部。没有这些干部,就谈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快速度。没有这些干部,就谈不到我们能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65页)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批技术人材,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人员的作用。今天,我国的技术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实现四化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同工人群众一样是党的依靠力量。那种“不靠专家靠大家”的说法是片面的,那种把专家和工人群众对立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
为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要在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创造条件,使他们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多做贡献。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口里说“贯彻”、“落实”,行动上依然如故。要注意把那些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技术业务强,有干劲的工程技术人员,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逐步改变领导班子的结构。对于提拔到领导岗位和在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技术人员,要有明确的工作权限和考核制度,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充分发挥其作用。
治厂需要专家。厂矿企业的领导干部,应该象当年学习打仗那样,努力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变外行为内行,成为办企业的专家。俗话说:“打铁的响叮当,卖油的会敲梆。”干哪一行,要懂哪一行,外行管企业,搞不了现代化建设。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勤奋地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艰巨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