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淮安某游击区坚持斗争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12-07
第1版()
专栏:

  淮安某游击区坚持斗争经验
居敏
蒋军侵占淮安城后,淮安某区暂时成为游击区,兹将半个月来该区坚持斗争的初步经验报导如下:
(一)必须解除干部群众的怀疑顾虑,要激励民气,才能有效的转入坚持斗争。
该区刚开始改变为严重艰苦情况时,有些干部和群众思想上缺乏信心,但抗战中打过游击的干部则说:“过去到处是据点还打游击,怕什么!只要一支枪就行”。而当时群众又迫切需要知道“两淮为什么撤退”?“新四军走不走”?“田地怎么办”?“政府是不是在此地”?“对坏人怎么办”?等问题。
这时干部用来多少人开多大会,到多少是多少,到了就开会的精神,夜晚深入据点附近,按庄按村开会。环境许可时,尽量开较大会议。××两乡的乡民会通知很迟,但集会很早,有些庄子不通知,反比平时的开会整齐,从会议中带给他们“新四军一定还要回来”的坚定信心。这两乡开会动员的经验是:干部全力分头动员,县区负责同志亲自参加,说明两淮转移原因。再度申述我军作战方针,坚持斗争的条件与办法,并明确提出保卫土地改革与武装动员的口号,会上群众在自卫决心鼓舞之下,自动退到地下杀鸡为盟,县区干部也参加进行气节宣誓,区乡干部表示决心“生死与共”“人不死枪不丢”,不离区,不离乡,支持农民“要田保田”的要求,订出战时公约,并予以张贴公布。经过几次会议以后,群众兴奋地说:“是不走了”!“有希望的”!得田的农民陈××不给“庄头”与地主骄傲的表示“中央军”站在你田上,田才算你的,否则休想。
(二)在游击环境中武装斗争应与土地复查相结合,以贯彻与巩固土地改革,只有经历这一斗争,群众优势才能真正确立。
该区土地改革在情况变动中起了很大变化,表现在:(一)封建恶霸企图复辟,少数种田的农民被威胁,不敢要田。(二)有些进出田户“留后步”,于是田里收成有的收割一起,有的互让收割说:“日后再说”;“新四军来是我的,中央军来是你的”;“不论中央来不来田是要的,庄稼非收不可”,庄头暗地活动要租。于是全区着手复查土地的准备与思想酝酿,其进行的方式是:
(一)政府发布命令布告,宣布“田地分好不准暗地送租交地主,不准拿田回头或明分暗不分”,并通过会议动员。
(二)在时事教育中稳定进田户思想,说服出田的把眼光看远些,号召括田或私割庄稼的出田户“退粮退田”,再度召开进田户会议,商讨怎么贯彻土地改革。
(三)干部经思想打通后,首先“自查自”,再推己及人,继续群众对破坏土地改革者的斗争。
(四)每乡培养坚强的群众领袖,成为领导坚持斗争的旗帜与贯彻土地改革的执行骨干,同时改造干部。
(三)在一切可能成为边缘区的地区,应早作长期坚持打算,同时重新配备适当干部,建立武装。
这经验是很重要的,该区大批外来干部临时撤走,事先在乡村干部群众思想上应该作充分教育动员,在情况变化前及参军运动之后,应及时建立区队,使情况变化后有全区武装的骨干组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