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土城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2-26
第6版()
专栏:战地

土城行
杜若
我陪同北京来的老李同志,前往土城镇搜集红军渡赤水的资料。
几声汽笛长鸣,机帆船便离开了岔角场,顺流行驶。岸山屏列,倚天插云,峰回水转,蜿蜒而下,我们恍若巡游在画廊之中。一会儿,进入一段狭长的窄滩,顿时骇浪陡立,惊涛拍岸,声若沉雷轰响,山鸣谷应!一束束腾空飞起的水花,争着向船上扑来,溅湿了我们的衣裳。
老李一面拂拭身上的水滴,一面风趣地说:“真没想到,今天能接受赤水河的洗礼!”环顾着周围的景色,显然,他被眼前的雄伟山川所陶醉,禁不住大声赞叹起来:“江山如此多娇!”
“然而,江山并不是从来就这样美呀……”不等我说完,身边一个老大爷十分激动地插了话:“可不是吗?解放前,官僚豪绅只晓得敲榨百姓,修河捐不知派了多少次,可河道依然滩多水野,真是过滩如过鬼门关啊!现在可好啦,礁石炸掉了,河床加宽了,还安了绞滩机和航标,不光木船畅行无阻,就是机帆船也能夜航。哈哈,我这拉纤几十年的老船夫也坐上了‘洋船’了!”
船上的旅客忽然喧嚷起来。我们把目光移向前方:呵!土城的街房已隐约可见了。
下了船,我们就直奔浑溪口。四十四年前——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九日,在毛主席亲自率领下,中央红军就是从这儿一渡赤水的。赤水河流到这里变得格外湍急,一排排大浪呼啸着跳跃起来,赶着一个个漩涡滔滔向前。正巧,这天是毛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我们刚到河边的大石包上,就听到一声枪响,看见从上游一里远的地方,几百人组成的方阵破浪而来。他们中有解放军、民兵,也有机关干部、学校师生、街道居民和附近的社员。解放军和民兵泅在前面,一个个身背钢枪和行军带,高喊着“继承红军革命志,乘风破浪新长征”的口号,飞也似地向下游奋勇冲出!望着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回想当年红军抢渡赤水的情景,我们心中的热血不禁随着河水翻涌起来……
“毛主席当年住在土城什么地方?”老李问我。于是,我带着他朝前走去。我们穿过黄桷树的浓荫,沿着石板镶嵌的街道,来到中街后面的岩洞。这洞呈椭圆形,四壁全是石灰岩,洞口正向着赤水河。洞里虽然光线不足,有点阴森森的,但是我们都感到它明亮而温暖,因为当年毛主席就在这岩洞前的小屋里住过……
不知什么时候,从前负伤留在镇上的一个老红军来到我们身边。老人白发银须,精神矍铄,脸上泛着红光,一讲起当年,真是声如洪钟,一往深情
——那两天土城比过年还热闹呵!鞭炮、锣鼓一天到黑都在响。红军宣传队又是贴标语,又是演节目,周围几十里的人都赶来观看,围了一层又一层,硬是挤得水泄不通。红军打开地主豪绅的仓库,把粮食和盐巴分给干人。老百姓一个个欢天喜地,跳起八丈高!听说红军要渡河,干人们纷纷出动,砍的砍竹子,抬的抬木料,扛的扛门板,半天功夫就搭好了三座浮桥……
在老人的导引下,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小路,登上了?岩峥嵘的大硬山。站在这里,新建的机械化糖厂的厂房,河上来往穿梭的各种船只,绿树掩映的崭新的学校、医院,以及河对面山上几千亩蓊郁的果园,都能一一收进眼帘。老人指着一棵拔地而起、虬枝劲挺的苍松,无限深情地说,当年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就是站在这里指挥过战斗。“看,那就是当年的战场!”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簇青幽幽的山峦,山间树丛中梯田新砌的石坎依稀可辨。老人久久凝望着,脸上掠过一种异常自豪的神情:“这一仗打得敌人人仰马翻,为红军一渡赤水扫清了障碍。”
这时,广播喇叭里传出了雄浑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歌声响彻土城全镇。我仿佛看到:在这歌声中,赤水河两岸的人民,向着霞光染红的四个现代化的远方奔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