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胶南县有计划地帮助农民建设住房 十一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07
第2版()
专栏:

胶南县有计划地帮助农民建设住房
十一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
本报讯 通讯员王锡光报道:山东省胶南县许多大队和生产队,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进行农村住房建设。目前,全县已有十一万户农民住进了新房,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七十五,每个农业人口平均住房面积达到十平方米。
位于胶州湾畔的胶南县,过去长期贫穷落后,农民住房多是些又矮又小、分散零乱的土墙草屋。到一九七三年,全县粮食亩产达到七百多斤,林、牧、副、渔各业的收入也显著增加。但有的干部只注意抓生产,忽视解决农民的住房建设,社员盖房屋十分困难,手续繁多,往往一拖几年不得解决,而且除了花成百上千元钱购买物料外,到施工期间还得拿出数百斤细粮,几百元钱办招待。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县委从大场公社湾东大队的实践中受到启发。这个大队原来不到二百户人家,被八个大沙丘、十二个臭水塘分割成三个自然村,房屋破旧,风沙为害。后来,他们发挥集体和社员两个积极性,结合开展农业基本建设,有计划地拆旧房,盖新房,奋斗三年,建成了新村,腾出的大片土地建造了农田防护林。从此,农民安居乐业,风沙危害减轻,农业连年大上。湾东的变化,使县委认识到,既要抓好生产,同时也要关心农民生活。住房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解决好了,社员搞集体生产的劲头就更足。于是,县里专门召开了会议,推广湾东的经验。
在新村建设中,胶南县逐步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群众满意的办法。首先是搞好统一规划。本着方便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土地等原则,各大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民主制出“三张图”(村庄旧貌图、长远规划图、当年施工图),具体方案一般是每户四间住房,畜圈、厕所配套,房子、街道整齐,公共建筑与民房适当集中,合理分区。在服从统一规划前提下,对于具体的施工时间、质量要求、屋内设施等,均由社员自己决定。其次是实行集体包建,专业队施工。各生产大队组成建筑队,除农事大忙季节外,平时专搞建房。队员的报酬按大队副业工处理,房主只同大队结算,不再给予招待。三是明确规定房产权。无论新建、拆建,凡是社员投资的,房子均归个人所有;完全由集体投工、投料建起的,房子归集体管理,社员交纳一定房租费。新村建设占用了社员的自留地,集体如数重新划给,原自留地和原房前屋后的树木等,允许移栽、砍伐,也可以合理折价卖给集体。新居四旁、院内仍可植树,自栽自有。县里还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建材生产,先后办起了小型水泥厂、砖瓦厂、采石场,生产水泥、石灰和砖瓦等,为新村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新村的不断建设,胶南县农民的生活日益改善。现在,各村都设有商店或代销店、医疗室、小学校和其他一些公用文化、体育设施,社员生活十分方便。有些富裕大队还修建了自来水,用上了电灯。人们从此看到社会主义农村的光明前途,搞农业现代化的劲头更足了。(附图片)
这是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社员的新居。
本报记者 王刚法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