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按客观规律办事 因地制宜指挥生产 开阳县农业增产增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07
第2版()
专栏:

按客观规律办事 因地制宜指挥生产
开阳县农业增产增收
本报讯 记者杨锡玲、刘子富报道:贵州省开阳县委从实际出发,调整种植计划,改变劳动管理办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战胜自然灾害,夺得了农业丰收。
开阳县地处山区,气候差异很大,有的地方种土豆,亩产上千斤;种小麦,亩产只有几十斤。过去上面规定一律种小麦,社员不满意,说这是种田人不作主,作主人不种田!开阳县过去农业生产长期徘徊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一九七八年冬以来,县委领导深入社队调查研究,积极支持社队干部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每个公社、每个大队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都不尽相同,如何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县委帮助社队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在海拔低、日照长、水源好的地区多种小麦,在不适宜种小麦的高寒山区多种土豆、油菜、烤烟。翁昭公社先后有十三个生产队将部分粮田改种茉莉花,有人说这是偏了方向。是不是这么回事,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县委书记到这个公社作调查,和他们一起算账。这个公社的上街生产队将三亩九分粮田改种茉莉花,虽然每年少收一千四百来斤玉米,但种茉莉花,可得现金五千八百多元,扣除成本和奖金外,纯收入仍有三千元。同时,社员们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粮食总产还增加了。调查以后,县委看到这是生财之道,利大于弊,便鼓励他们适当地安排种植茉莉花。
发展生产,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什么办法适合开阳县的实际呢?事实说明,山区居住分散,包产到组,联系产量计酬,既克服平均主义,又方便群众,能较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县委肯定了这一劳动计酬办法。全县二千零九十七个生产队,有一千九百多个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组的办法。农民出勤率高,完成任务质量好、进度快。去年这个县尽管七个多月未下过透雨,入秋后,又逢阴雨低温,冰雹风灾,但全县粮食总产仍比前年增产百分之五左右,油菜籽已超额完成入库任务百分之一百五十四。畜牧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发展,到去年十一月底,全县山羊收购量为前年同期的二点六倍,收购的菜牛比前年增长二点三倍,肥猪收购量比前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