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我国血防科研人员作出新贡献 防治血吸虫病有了新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0
第4版()
专栏:

我国血防科研人员作出新贡献
防治血吸虫病有了新药
据新华社上海一月九日电 我国血防科研工作者合成了一种治疗血吸虫病的新药。用这种叫吡喹酮的新药治疗了血吸虫病患者一千二百多例,服药两天后,成人的疗效达百分之九十八,儿童的疗效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对急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和有夹杂症的患者的疗效都比较显著。
这种高效、低毒的新药是参照国外资料合成的。不久前做了药理和临床方面的鉴定,认为是一种治疗血吸虫病的比较理想的药物。上海、江苏、湖北、浙江、四川等地的有关单位在吡喹酮的生产工艺、药理、临床等一系列研究中密切合作,加快了新药研究工作的进度。
近年来,血防科研工作者为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做了大量工作。另一种治疗新药硝硫氰胺,是由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科研人员协作试制的。已证明疗效高,使用方便,目前正为降低这一药物的毒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成功了用塑料薄膜覆盖有螺地面的日光灭螺法,并用尿素按一定比例溶于水内喷洒在鱼塘岸边,两天后钉螺死亡百分之九十左右,而且对鱼类无伤害。国外有一种用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经现场使用,证明效果良好。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对此法作了改进,缩短了操作时间,敏感性也比国外方法提高二至四倍。近两年来,上海、江苏、湖北等地的科研、生产单位,还分别研制了多种类型的查螺机,工效比人工查螺提高了好几倍。此外,血防科研工作者对晚期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