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扶桑人民情谊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0
第7版()
专栏:

扶桑人民情谊深
陈弘
钏路丹顶鹤
到达东京的第三天,我们有机会访问了日本北方城市钏路。它位于北海道东南部。市北郊阿寒山麓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上面栖息着世界珍禽丹顶鹤。自从一九二四年在钏路草原再次发现十几只丹顶鹤以后,当地人民热心加以保护,一九五七年官民合作修建丹顶鹤自然公园,至今已繁殖到二十三只。使我们特别感到兴趣的是,据钏路支厅经济部长内海先生说,这二十三只丹顶鹤中,有郭沫若先生送给日本的丹顶鹤蛋孵化出来的鹤。郭老一九五五年访问日本时,重游青年时代留学的故地冈山,赠送过两只丹顶鹤。钏路过去很少有中国朋友去访问,但中国丹顶鹤的第二代却已在那里落户。钏路市人民非常珍重象征中日友谊的丹顶鹤。我们乘车穿过绿色草原时,沿途几次看见三五成群的丹顶鹤自由地走动,犹如进入仙境。陪同的日本朋友说,丹顶鹤是吉祥的动物,只有幸运的人在草原驱车才看得见它。是的,我们为增进友谊而来,能幸运地看到中日友谊的象征——吉祥的丹顶鹤,真是不虚此行啊!
京都岚山
在京都岚山瞻仰敬爱的周总理诗碑前,我们访问了筹建诗碑委员会委员长吉村孙三郎先生。这位年逾九十五岁的老人耳戴助听器,但精神抖擞。他兴致勃勃地谈起筹建诗碑的经过情形。吉村老人从一九五四年起就从事日中经济贸易和友好活动,作出重要贡献。他曾多次见到周总理,非常钦佩周总理的高尚品德并怀有深厚的感情。吉村老人说,周总理六十年前曾在京都学习过,读过河上肇先生的书,研究过苏联的情况,在黑夜里看到明灯。周总理《雨中岚山——日本京都》的诗借描写岚山的姣妍景色,抒发看到光明的喜悦。日本人民热爱和敬仰周总理,在周总理与世长辞的悲痛日子里,许多人倡议在岚山建立周总理的诗碑,以此缅怀周总理为中日友好事业作出的丰功伟绩,并象征日中人民的永恒友谊。去年一月,吉村老人不辞辛苦,为选择碑址,在儿子陪同下,几次到岚山察看地形,并为建碑募捐等事到处奔走操劳。岚山山麓龟山公园是国立公园,土地属于国有,在那里占地建碑需经日本文部省、京都府、市的批准。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得到了特别照顾,未批准前就动工兴建了。纪念碑的建立倾注了日本人民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为永远纪念周总理,吉村老人为他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感到自豪。我们离开吉村老人时,怀着崇敬和感谢的心情,题了“岚山丰碑千秋在,中日友谊万古存”的字留念。随后,我们就沿着大堰川,在蒙蒙细雨中游览了红叶如丹,风景如画的岚山。在岚亭后山坡上的纪念诗碑前瞻仰周总理的石刻诗篇,站在周总理生前亲自浇灌、如今已开花结果的中日友谊树前,不禁使人百感交集,久久未能离去。
广岛缩景园
广岛有一个名为缩景园的公园,是广岛城主浅野模仿我国西湖于一六二○年建造的庭园。据说缩景园是指缩小西湖的风景而言。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它曾遭原子弹轰炸而毁坏。战后,随着广岛市的复兴,逐渐修复原状。公园湖中架有“断桥”,我们漫步在山间的林荫小道上,欣赏着湖中的明媚景色,仿佛回到了杭州,感到自古以来两国关系的密切。我们在公园里遇到一位经营小印刷厂的六十九岁老人岛田清次郎先生。他听说中国新闻代表团到广岛访问,主动前来陪同我们游览。岛田先生曾在中国居住多年,为了不忘讲中国话,每年坚持用三个月时间到东京学习中文。他告诉我们,战后广岛一片废墟,人民生活很困难,吃白薯充饥,但是幸存的广岛人民依靠自己重建家园,使新的广岛比从前更美丽。目前中国正在实现现代化,条件比战后的日本好,应该有信心。他说,深受战争灾难的广岛市民热爱和平,对中国抱有亲近感,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新中国。岛田老人的话,语重心长,长时间在我耳中回响。(附图片)
象征和平吉祥的日本丹顶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