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大熊猫故乡传来好消息 熊猫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安全也有了保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1
第3版()
专栏:

大熊猫故乡传来好消息
熊猫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安全也有了保障
据新华社成都电 新华社记者魏凌冰报道:从川北、川西山区传来了好消息:大熊猫“欢欢”的亲属们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安全也有了保障。它们将更多更好地繁衍后代。
四川全省已建立总面积为四十七万公顷的十三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十一个是以保护各种珍贵动物为主的。区内禁伐、禁猎,使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保护。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安闲地生活在保护区里。据调查:仅在川北和川西山区,就栖息着五十四种珍贵动物。
记者在自然保护区内听到不少群众爱护大熊猫的事例。前年,汶川县水磨公社黄家大队社员在野外发现一只有病不能走动的大熊猫,就喂它糖水和玉米粥,社员还轮流守护。大熊猫终于病情好转,进山去了。一九七五年冬至一九七六年春,岷山地区华桔竹开花结实后成片枯死,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对遇到的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死亡率。
四川省林业局曾组织有关的科研机关、大专院校、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对以大熊猫为主的珍贵动物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全面调查,基本上摸清了它们的分布地区、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等情况,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积累了资料。科研人员对川北岷山地区因华桔竹周期性枯死引起大熊猫成批死亡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引种四川南部竹类,营造多种竹子组成的混交林。这样,当遇到一种竹子开花枯死时,大熊猫还有其他竹子可食。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师生和这个保护区合作,还在大熊猫出没的森林里建立常年观察站,对大熊猫进行经常性的研究工作。
四川省林业局负责自然保护工作的工程师胡铁卿对记者说: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由于自身食物单一、繁殖力衰退、御敌能力弱等原因,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分布地区越来越小。这一衰亡过程早在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但通过保护野生资源和科学饲养繁殖,它们的继续发展仍有希望,科研人员正为延缓它们的衰亡过程和最终扭转其灭亡厄运而努力。(附图片)
中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大熊猫正在进餐。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