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尽快拿出解决粮田污染的办法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1
第4版()
专栏:紧急建议

尽快拿出解决粮田污染的办法来!
鞍山郊区宋三台子公社部分大队的水田,因用鞍钢化工厂和鞍山化工一厂的废水浇灌,水稻受到严重污染。一九七八年春节前,千山粮食管理所汪家峪粮站供应区居民,一致反映大米有异味,吃后有反应。粮食部门不得不一一兑换。鞍山市粮食局和卫生防疫站,去年四月七日送大米样品请省化工研究院检验。鉴定结果:这种米异味明显,食用时令人作呕,并检验出多种对人体有害物质,不宜食用。
这一结论震动了不少人。受污染的水稻二百八十六万斤,成品大米二百二十七万斤,怎么处理?有污染队的社员口粮怎么办?宋三台子这些土地怎么办?……。省、市领导的意见是:“暂时封存,一律禁止食用”,“一律按粗粮作价,拨付工业用粮”,“损失由污染单位赔偿”。初步计算,粮食本身损失四十五万八千七百一十元,此外,经营管理费用,信贷利息等,到年末损失四万零八百六十五元。合计损失四十九万九千五百七十五元。按领导指示精神,损失理所当然地由鞍钢化工厂和鞍山化工一厂负责。不管谁花这笔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实际受损失的是国家。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又辛勤劳动一年,新粮又从这块土地上收割了,一九七九年的损失,还是不少于一九七八年。随着新的损失增加,工农矛盾也在增加。征购粮开始,宋三台子公社有个大队用拖车送公粮,市第一谷物加工厂拒收。司机没办法,把车开到市委门口。最后市委领导下令:“粮食局继续收下,单独保管……。”这样,又是几百万斤受污染稻谷入库,占库容,占资金,占人力。一些老工人语重心长地说:“粮食局捧个大刺猬,丢不了放不下。”同时社会上流传着各种说法,影响极坏。街头巷尾也有个人兑换大米的。这些大米是否有污染?没有调查。
建议省、市领导及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坐在一起,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到底,不仅自己不吃这里的大米,也让农民和其他人不吃才对。既拟将现存受污染稻谷,转为工业用粮,就应积极设法处理。鞍山处理不了,可联系省内或省外处理。总不能老叫粮库保管着。宋三台子有污染的土地可改种麻类等经济作物,保证社员收入不降低,生活有保障。对化工废水要限期处理。
辽宁鞍山市粮食局 卢秉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