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丝路花雨》誉满香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2
第4版()
专栏:

《丝路花雨》誉满香港
甘肃省歌舞团最近在香港演出舞剧《丝路花雨》,赢得观众普遍的好评。许多观众认为,甘肃省歌舞团把五彩缤纷的敦煌壁画艺术再现于舞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举。
甘肃省歌舞团是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从广州到香港的,原定从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今年一月四日演出七天九场。但是,首次演出之后,观众反应非常热烈,入场券被抢购一空。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先后两次延长演期,从九场增至十五场,观众超过二万五千人次。在演出期间,歌舞团的演员们不断收到观众赠送的花篮、纪念品,以及点心、水果等,许多热情的观众还向演员们写信、挂电话,祝贺他们演出成功。
《丝路花雨》通过“丝绸之路”和敦煌莫高窟的一段感人的故事,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新颖的舞蹈语汇,瑰丽浪漫的色彩,歌颂了古代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精神,深深地吸引了观众。每当演出结束时,观众总是热情地鼓掌,演员们谢幕四、五次,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场。虽然已是深夜,一些观众还在戏院外伫候,一定要挥手目送接载歌舞团的车队开走后才肯散去。
观众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使歌舞团全体成员深受鼓舞,虽然他们从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演出这么多场次,但他们干劲十足,不怕疲劳,坚持演出。歌舞团全体人员的一个共同心愿,就是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把《丝路花雨》演好,向港澳同胞和外国朋友介绍我国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
香港的报纸舆论和艺术工作者,对《丝路花雨》普遍予以好评,一致认为它很有新意,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品,是我国舞剧艺术的一个新突破。
香港艺术工作者钟景辉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丝路花雨》“使我感觉到艺术创作者撒出的种子所结下的果子,是那么甘香,是那么甜美,是那么诗情画意,是那么不可思议”,“总括一句,甘肃省歌舞团《丝路花雨》的演出,是‘舞’与‘乐’的完美结合,是美好艺术的结晶。”
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在文章中说,“我赞扬这个舞剧故事好,舞蹈更好;布景好,音乐也好。演员固然个个充满朝气,功夫到家,而编导的大胆尝试,将西方芭蕾舞和祖国民间舞蹈的若干框框,统统打破,这是何等雄厚的气魄!何等巨大的创作力!”“我赞扬这个舞剧具体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对外睦邻友好的精神,特别着意勾画了盛唐时代中国文物和风俗习惯的遗风流韵,使人很觉喜爱,很受感动,同时又感到兴奋,感到自豪,这是古为今用的好实例。”在热烈称赞这个舞剧的同时,香港一些艺术工作者也就剧情、人物造型、服装、音乐、布景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改进的意见。他们希望这朵初绽的艺术奇葩,能够雕琢得更为完善,作为一个优秀剧目保留下去。
新华社记者 阮国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