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大河”、“小河”都要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3
第2版()
专栏:农业问题讨论

“大河”、“小河”都要满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时正新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大河不满小河干”,强调靠集体致富。于是,有些地方卡社员,“割尾巴”,把家庭副业和自留地这些“小河”都填死了。现在,又有一种提法,说是“没有小河满,哪来大河满”,强调靠个人致富。因此,有的社员热衷于家庭副业、集市贸易,连集体生产劳动也少参加或不参加了。这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照此办理,绝不可能使农民真正富起来。
目前,社员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集体经济,二是家庭副业和自留地生产。少了哪一部分,或者哪部分少了,都会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换句话说,只有“大河”、“小河”都满了,农民富起来才有指望,才更牢靠。当然,这里应有主次之分,要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家庭副业作为补充。不过,如果只讲“大河满”,不注意“小河满”,即不积极扶持社员从事家庭副业,要使农民尽快富起来,在不少地区也是办不到的。以甘肃为例,现在仍有许多社队集体经济,连社员的吃、穿两项基本生活资料都保证不了。一九七八年,全省农民从集体经济得到的收入平均只有六十元(包括粮食在内),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四十元以下。这怎么谈得上单靠集体致富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多给农民开“富泉”——发展家庭副业,让“小河”尽快满起来,才有可能逐步走上富裕大道。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如何尽快使农民富起来,已成为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当前主要不是怕富,怕“冒尖”,也不是劳动致富和剥削致富的界限划不清楚,而是如何正确处理社员劳动总量中集体劳动和个体劳动之间的比例问题。这就是在定集体生产的基本劳动日的时候,要留有余地,给社员从事家庭副业的一些时间。其目的是既要维护大集体,又要活跃小自由,使两条“河”都要满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