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人民教师人民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7
第2版()
专栏:

人民教师人民爱
在文明的国度里,无不重视教育,爱护教师。这里,我们介绍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山东省夏津县李楼公社医院急诊室的门口和窗口都站满了人,大家焦急不安地相互探询着:“杨老师的病怎样了?”
原来,病人是李楼公社高中教师杨永彬。他从一九五四年就在这一带任教。他工作认真负责,所教班级升学率在全县数第一,他心地善良,碰到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无力继续求学,就慷慨解囊资助。一九五七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最近,经组织审查,已予改正)。后来,妻子改嫁了,孩子也随属别人。尽管如此,杨老师一如既往,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他的学生。他由于带病坚持工作,这天中午昏了过去。对这样一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教师,人们怎能不关切呢?
由公社党委书记和医院院长参加的临时抢救班子,对杨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我们不打算记叙在杨老师病重的日日夜夜里,那扣人心弦的抢救场面,只想介绍其间发生的几件感人的事:
李楼大队社员李希贵,原是杨老师的学生。杨老师入院后,他主动担任护理工作。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到现在,他经常自带干粮,守候在杨老师身边,给杨老师端尿端屎,煎汤熬药,照顾得无微不至。公社要给李希贵生活补助,他坚决不收。他说:“这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点敬意,怎好要钱呢!”
在济南南郊宾馆工作的韩振奎,二十年前跟杨老师念过书,听说杨老师病重入院,他自己工作忙脱不开身,就写信嘱咐在家乡的爱人和孩子对杨老师进行照料。他爱人把自己养的老母鸡杀了,炖得稀烂,用小罐盛着给杨老师送去。他的女儿把杨老师的被子抱回家拆洗得干干净净。
尤其使人感动的是,高中毕业生杜中顺,听医生说鲜鱼营养价值高,但他跑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买到。十冬腊月,他砸破冰面,下河摸了一盆鲜鱼,送给自己的老师做鱼汤喝。
尊敬、爱戴教师的,岂只是他的学生,广大人民群众何尝不是如此呢?
孔庄大队七十多岁的军属孔庆荣老大娘,不顾寒风刺骨,让孙女扶着赶到医院,为杨老师送来了鸡蛋、饼干和粽子。
身患严重冠心病的年迈退休老干部孙振跃,也扶杖蹒跚赶来,给杨老师送来一包点心。
临近产期的纪庄联中教师代尚菊,自己行动不便,就让丈夫用自行车推着她到医院看望杨老师,送来了自己准备产后用的鸡蛋和糯米。
孟韩大队社员孟凡林,特意托人到外地买来两盒桔子罐头,给杨老师送到医院。
为使久卧病榻的杨老师躺着舒适,李楼大队女社员谷玉华,专为他做了个棉垫子。……
杨老师现在仍在医院疗养。前几天我们拜访了他,在谈到现在社会上仍有个别人看不起中小学教师,有的教师感到当教师没出息时,杨老师感慨地说:“我倒觉得当教师无比光荣,我决心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原载《大众日报》,本报有删改)蔺志军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