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思路更广些更活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8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思路更广些更活些
一年以前,提起“包工到组”、“包产到组”,不少同志很有些谈虎色变,深怕滑到什么邪路上去。现在好了,经过真理标准的讨论,特别是经过一年来大量实践的证明,许多同志的思想顾虑消除了。
其实,仔细想一想,包产到组、包工到组固然用不着害怕,在一定条件下,就是包产、包工到户、到人,又有什么可怕呢?在工厂里,把一台机器交给一个小组或交给一个工人使用,规定生产定额,这个小组或这个工人完成了定额,就是完成了任务;超过了定额,就有超额奖。对这种包工或包产到组、到人的做法,并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怀疑它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什么在农村,把某项作业包给专业组、专业人员去完成,实行奖赔责任制就不行呢?就变成了“修正主义”呢?
我决不是提倡把各种作业都包给专业组或专业人员。实行上述管理责任制是适应某些工种的特点,需要一定条件的。决定我们的工业、农业的性质的,不是经营管理上的这个或那个具体制度、办法,而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和与之有关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原则。只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两条原则,我们的工业、农业,在经营管理上采取那种办法,那怕是从资本主义企业学来的方法,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是不会改变的。列宁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泰罗制,没有一笔抹煞,在指出它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的同时,又指出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应该在俄国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列宁选集》第三卷第五一一页)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过去林彪、“四人帮”搞阴谋,故意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搞得很混乱。影响所及,弄得许多有利于促进生产的政策、制度、办法,都被斥为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连生产队搞多种经营,收入多一点,也犯了罪。大家的思想被禁锢得牢牢的,手脚被捆绑得紧紧的,很象刚进贾府的林黛玉,话不敢多说一句,路不敢多走一步,虚掷了十年宝贵时光。现在,党中央领导我们拨乱反正,既然弄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应当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两条原则的前提下,看看什么政策、制度、办法最有利于发展生产,最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最为干部群众所欢迎,就大胆采用和实行。在四化的征途中,要做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不要做初进贾府的林黛玉,更不要做大念紧箍咒的唐三藏。 王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