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向马恒昌生产小组学习的张凤泉小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6-09
第2版()
专栏:

  向马恒昌生产小组学习的张凤泉小组
本报记者 蓝村
华北农业机械总厂车工间张凤泉小组,在该厂红五月竞赛中,生产成绩特别显著。该组以二十六天的时间,完成了五月全月及六月上半月的生产任务;产品质量都合乎规格;五月以来没出过一件废品。这是该组学习了沈阳第五机器厂马恒昌小组先进生产经验的结果。
张凤泉小组一共十三个人——七个技工,两个帮匠,四个女学徒。年龄最小的十七岁,最大的二十七岁。一个个都是生气勃勃,勇于进取的青年工人。
五月以前,该组还是一个相当散漫的小组。在生产当中,各做各的,谁也不照顾谁。技工咸景华做第一批水车横轴活,产品不合规格。技工李效奇看见了也不说,怕得罪人;组长张凤泉也不好意思管。师徒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学徒都是女工,师傅怕她们吃不了苦,教的时候不严格,其实,这几个女学徒都是迫切要求进步的。个别工人怕产量提高了要多干活,对组内积极分子说风凉话。
四月下旬,全国著名的生产模范赵国有,到该厂报告他创造生产新纪录的经验。五月初,市总工会派来工作同志具体帮助张凤泉小组向马恒昌小组学习。这两件事情,大大鼓舞了张凤泉小组的工人们。他们想:赵国有能创造新纪录,马恒昌小组能经常超过生产计划,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时,工会工作同志耐心教育他们,厂内又开始建立了物质奖励制度,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生产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利益。他们决心向马恒昌小组学习。经过大家讨论,他们针对着本组的具体情况,从劳动纪律、师徒义务、技术互助等方面,订出十条劳动公约,贴在小组的墙壁上。
最初几天,大家还不能认真执行公约。开了第一次检讨会,大家诚恳坦白地作了检讨。咸景华说他做活不合规格,是因为自己不愿问人。李效奇检讨他看到别人生产不合规格,不愿说,是责任心不够。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的认识统一了。都觉悟到自己的技术不够,要互相帮助才能进步。大家都说:过去各人干各人的,彼此帮助很少,今后应当把自己会的技术拿出来,共同研究,互相学习。本事学多了,对生产有好处。个别爱说风凉话的人,在大家的帮助之下,也觉悟了,保证以后不再说泄气话。检讨会一次次地开下去,大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团结互相的基础上,张凤泉小组的全体工人,一心一意研究如何改进生产技术与工作方法。他们每当接到一批新活,就先研究,谁对这种活最熟习,分配给谁做最适当。过去做一件活,从荒料到成品,每一个生产过程,都是一个人做。如做一个水车立轴,要经过五道手,换五次机器,每人每天只做五个。自从改成二人分工做以后,减少了换机器的时间,每人每天做到七个;再改成三人分工做,产量提高到每人每天作十个。以后,更提高到十九个。过去各做各的,遇到机器坏了,出不了活,就得加夜班。分工互助以后,无论谁的机器有了障碍,只要大家努一把力,就解决了问题。师徒教学方面,实行了全组师傅教全组徒弟的办法,谁的那一种技术最好,谁就教那一种,自报公议,全组决定。师傅们事先并互相讨论,务使技术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弄得很清楚了,然后教给徒弟。这样作法,打破了过去自己的徒弟不让别人教的传统观念,每个师傅的长处,徒弟都可以学到。在改进工具方面,因为严格地执行了每天中午研究技术的制度,也获得了相当成绩。五月中,副组长黄润平改造了做车轴承瓦的工具,使车轴承瓦的产量,从每人每天做二十个提高到一百八十个。在保证质量方面,该组严格检查每种活计的第一个产品,防止了废品的产生。在劳动纪律与爱护机器方面,全组都能自觉地遵守和实行。五月份以来,没有发生违反纪律及机器事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