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阅读
  • 0回复

英雄丰姿再现——喜看舞蹈《割不断的琴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19
第8版()
专栏:艺术欣赏

英雄丰姿再现
——喜看舞蹈《割不断的琴弦》
华芳
总政歌舞团最近创作演出的表现张志新烈士英雄事迹的双人舞蹈《割不断的琴弦》(编导蒋华轩,演员刘敏、夏春菊)是个可喜的新收获。它在扩大舞蹈表现题材的范围,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使舞蹈紧密地表现与当前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志新烈士光辉的战斗的一生,是极其丰富、壮丽、多采的,如何用舞蹈来表现,确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割不断的琴弦》的编导者,根据舞蹈艺术的特长,对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提炼,择取了几个典型的生活片断,采用在抒情中叙事、在叙事中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集中地对张志新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进行了发掘和描绘。
张志新是我们党的好女儿,又是她的女儿的好母亲。舞蹈紧紧地围绕着这两点,展开了艺术构思。舞蹈开始,在女儿沉痛的思念和回忆中,出现了张志新在广阔原野上手拉提琴的动作造型。那充满革命激情的音乐旋律,象是拨动着每个观众的心弦,使我们和她一起浸沉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紧接着母女一段欢乐的双人舞,生动地表现了母女间深厚的感情和她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张志新受“四人帮”严刑拷打和残酷迫害,是用独舞来表现的。尽管是皮鞭的毒打,或是更加狠毒的酷刑,使她疼痛得在地上展转翻滚,但从她每一个舞蹈动作、姿态、造型中,都表现出不畏惧、不退缩、坚持真理和战胜邪恶的坚毅精神。与女儿告别时,她深情地把从大地上采撷的红花戴在女儿头上,表示寄希望于革命后代,要女儿继续走她尚未走完的革命路程;同时也表达了她那真理终将最后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这个舞蹈所以能具有比较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就在于编导者注意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要求,从生活内容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在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和溶化了一些西方现代舞的动作和技巧,丰富了舞蹈的表现手段,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另外,编导者还注意在舞蹈中发挥艺术的联想效果,调动观众在进行艺术欣赏过程中的艺术想象力,让观众和舞台上的演员共同来完成艺术的创造任务,从而在这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表现出更加宽阔的生活内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