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伍豪之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1
第8版()
专栏:

伍豪之剑
峻骧
十五、剑气长存
周恩来同志遥挥斩妖剑、叛徒宵小心胆寒的故事,早在革命老同志口中传颂。在周恩来同志任中央军委书记期间的诸多丰功伟绩中,山东平叛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直到一九三一年底,周恩来同志一直坚持在上海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他培训了一批批革命精英,输往各根据地,至一九三○年底,闽、皖、鄂、豫、赣、陕、甘、海南各省区根据地都得到蓬勃发展,全国红军已近十万。江西中央苏区三次粉碎围剿,首先归功于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指挥和广大红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但是在无形战线上,军委保卫部搜集了大量敌情,成为我军的灵敏耳目。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央军委书记,更为各根据地的互相策应、配合作战,起了中枢神经的作用。不只有张英这样艺高胆大的伍豪之剑,还有深藏敌人剑鞘之内在必要时保卫党的利益的伍豪之剑。一九三一年四月,党及时应付了顾顺章的叛变,这样一柄伍豪之剑就闪出了光彩。顾原在军委工作,后赴武汉,被叛徒王竹樵指认,落入敌人之手。顾顺章被捕当天就叛变,密电南京,求见蒋介石。这电报被我打入敌人内部的党员钱壮飞收接扣留,他火速去上海报告。这样,周恩来、陈赓、李强等同志才连夜搬家,躲开魔爪。五月,周恩来同志开始安排军委撤退,他送钱壮飞同志去苏区,李强等同志出国。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还提醒赴苏同志说:“过境后他们会拘捕审查你,不要担心,审明就会释放的。”在那样危险处境下,他自己仍在上海坚持工作,从容安排,直至十二月初才离开上海去瑞金。
伍豪之剑,就是阶级之剑,正义之剑,历史审判之剑!一九七六年丙辰清明,在心花泪海的波涛之上,一幅横标耀人眼目:
“总理回眸应笑慰,斩妖自有后来人!”这幅横标,不正说明亿万人民心中都在继续铸炼着伍豪之剑吗?!
〔全文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