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侯宝林与“科学相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2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侯宝林与“科学相声”
孟东明
侯宝林同志最近出现在“全国第一次环境科学普及工作会议”上,他说:“我是来向环境科学工作者学习的,是来扫科盲来了!”主持会议的同志介绍说:“我们是请侯宝林先生来创导科学相声、环境科学相声的!”与会同志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侯先生热心科普工作的感谢,更表达了对科学相声繁荣昌盛的期望。
我们看到,在科学的春天里,科学小说、科学幻想小说、科学诗、科学画、科学电影,反映科学题材的剧本、报告文学、散文、杂文,等等,争艳斗妍,竞相开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然而,最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却很少见。其实,科学与相声联姻,就能使常人以为枯燥、干巴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人们在欢乐以至大笑之中汲取科学的营养。相声与科学结缘,相声艺术便有了崭新的内容,广阔的题材,这也会促使相声艺术在四个现代化的途程中有所发展。
科学相声是科学技术与相声艺术的产儿。它所以难于诞生,可能是双方性格不同,一个过于严肃,一个过于活泼,再加上不了解,难于建立爱情。其实,这种缺陷是可以克服的。现在,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带了头,他年过六十不服老,决心摘除“科盲”帽,这就给其他从事相声艺术的同志“将”了一“军”。
侯宝林同志从去年夏天开始退下了舞台,专门从事著书立说和研究工作。由于他过去几十年间收集的种种资料和保存的手稿已荡然无存,几乎一切都要凭回忆工作,他工作的繁重、时间的宝贵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他为了尽快掌握环境科学知识,一连五天与环境科学会议的同志一起讨论、切磋,忙着收集、整理材料,构思作品。这种热心科学工作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