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劳动致富户登上了发奖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3
第2版()
专栏:

劳动致富户登上了发奖台
去年底的一天,在山西省寿阳县南燕竹公社召开的群英会上,有九十个劳动致富户的代表高高兴兴地走上发奖台。他们得到的大红奖状上写着:“多劳多得,致富光荣”,每人还奖给一把镰刀、一块毛巾。
这是一件新鲜事。那天,公社的大院里象过节一样热闹。挂着彩灯,贴着光荣榜,大门口两侧有两条醒目的标语:“三路进宝,财源茂盛”、“五谷丰登,致富光荣”。人们看着,心里有说不尽的喜悦。
三路进宝,指的什么?一路是国家给农副产品加价,一路是集体增产增收,一路是社员家庭副业大发展。全社一九七八年每人平均分配九十元,一九七九年增加到一百五十元。除集体分配收入外,全社每人平均家庭副业收入约为六十元。有五百四十多户人均收入在三百元以上,占全社农户六分之一;有一百来户人均收入在五百元以上。这些变化,显示了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两个农业文件的巨大威力。但是,过去极左路线的恶劣影响,造成穷光荣,富可怕,谈富色变,至今有人想富不敢富,富了怕露富。公社党委书记说:“我们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评选奖励致富户的。”
这次受奖的致富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都多,家庭副业也搞得比较活跃。有为集体广开门路生财致富的干部,有勤劳节俭的普通社员,有前几年被错批了的所谓“暴发户”。南燕竹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王三云,全家六口人。他和儿子、媳妇三个劳力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全年做工一千个,收入一千八百元。他家种九分自留地,收了六百斤谷子、二百斤玉米。王三云的老伴是个搞家庭副业的能手。她除照看两个小孙孙外,还喂一口大肥猪,收入一百多元,照管院中十二株果树,收入二百元。全家总计收入两千一百元,人均三百五十元。如今他家的房屋整修一新,桌子上有收音机、座钟,地上摆着一架缝纫机,放着两辆自行车,有三人带着手表,还新花四百多元买了一台电视机。在群英会上,两名致富户代表发言,介绍他们劳动致富的经验和今后的打算。公社党委发出号召,要求全社人民向劳动致富户学习,努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家庭副业,使全社社员尽快富裕起来。
本报通讯员 张丽泉 吴兴文
本报记者段存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