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淡中有浓——谈影片《春雨潇潇》的艺术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3
第5版()
专栏:书林漫步

淡中有浓
——谈影片《春雨潇潇》的艺术特色
刘思平
由苏叔阳同志编剧、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春雨潇潇》,以如何对待“四五”运动中的英雄陈阳,写了护士顾秀明和在公安部门工作的丈夫冯春海之间思想和感情上的冲突。围绕着这场冲突,作者用淡淡的抒情手法,表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浓厚的人物的感情色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潇潇的春雨,犹如人民的泪水滴洒在大地上;蒙蒙的细雨,犹如人民的愁思绵绵不断。火车上载着的旅客郁闷忧愁地思虑着,为着失去敬爱的周总理而痛心,为着祖国的前途而担忧。作者和导演从影片一开始即用这淡淡的诗情画意,把观众带回到那难以忘怀的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的日子里。作者对于顾秀明和冯春海这两个人物的刻画,摈弃了概念化、简单化的描写,而是以真实、深刻、细腻的描绘,鲜明地塑造了他们的性格,因此使得整部影片真实可信,情节动人。
影片曾以顾秀明的回忆,展现出他们夫妻之间真挚相爱的感情。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以大量的笔墨,诗意甚浓地描写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感情上的变化。例如:当顾秀明知道她所护送的病号即是被通缉的陈阳时,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避开了前来找她、而又是执行缉拿任务的新婚丈夫冯春海。在她内心深处,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顾秀明一再要求丈夫和她一起保护被“四人帮”追捕的陈阳,而冯春海则劝自己的妻子赶快离开陈阳,并且吃惊地感到顾秀明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顾秀明坦然地承认自己变了,说:“这两天我象经历了整个的人生,我慢慢懂得,严酷的斗争会重新组合人们之间的远近亲疏。”这时,冯春海绝望地转身向黑夜中走去,越走越远。顾秀明看着远去的冯春海,痛苦地饮泣着,在这段里配了抒情的大提琴声。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潇潇春雨夜,又是多么严酷的现实啊!
影片最后一场戏,也是用淡中有浓的手法来描绘的。顾秀明和于佳护送陈阳从剧场逃走时,他们艰难地走完了长长的地下通道,眼看就能坐上江轮,安全脱险时,铁轮声、江水声和雨声一阵阵似轻犹重地拍打在人们的心上。却不料陡然一转,当他们来到江岸时,冯春海早已站在江边凝视着他们,原来他是来帮助他们安全转移的。这时一只乌篷小船载着顾秀明和陈阳,在潇潇春雨中渐渐远去,冯春海等人在岸边望着被雨雾笼罩的大江,视线越来越模糊……。在音乐传出了“潇潇的春雨啊你为何不停,我们等待着黎明、等待着黎明……”歌声的同时,我们心中还回荡着“严酷的斗争会重新组合人们之间的远近亲疏”这句语重心长的话。冯春海终于和顾秀明站在一起保护了陈阳,船虽远去,但冯、顾两人的心却更加接近了。
影片中旅馆服务台上,那位冷漠的织着毛衣的女服务员、一直暗中帮助顾秀明的老公安战士、东方剧场的胡主任,以及老船工张伯伯,都只寥寥几笔,却如实地反映出当时广大人民对于“四人帮”的法西斯专制的不满和愤恨,而这淡淡的几笔却表达了蕴藏在地下的滚滚洪流,一旦迸发,将势不可当。
《春雨潇潇》以那淡淡的抒情,反映出了真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它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说,这是一部富有诗意、别具风格的好影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