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永葆青春——第六届全国版画展览观后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3
第8版()
专栏:

永葆青春
——第六届全国版画展览观后感
李桦
“永葆青春”是一句我们祝愿一切事物永远生机蓬勃、向前发展的常用语。但人们要实现这个良好的愿望,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停顿了十六年的全国版画展览会,最近在首都举行了。这个消息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喜悦,也引起人们许多感想。我欣赏了老、新版画家们近四百幅作品,非常兴奋,一面细看,一面在心里祝愿版画永葆青春。
我们回顾一下,鲁迅和柔石在一九二九年开始合力把外国的创作木刻介绍到中国来,到今年恰好过去半个世纪了。在这五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地进行了艰苦卓绝、撼动世界的伟大革命。中国的现代版画,在革命的历史过程中,贡献过自己的力量,无愧于人民对它的热爱和拥护。它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建立了自己的革命传统。这个革命传统标志着版画的青春,也就是它的最可宝贵的生命,我们必须爱护这个生命,永葆它的青春。
中国现代版画的革命传统是什么?就是版画家们始终不渝地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与革命斗争紧密结合,更与反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作顽强的斗争。在三十年代,当鲁迅亲手播下这颗革命美术的种子,木刻刚萌芽破土而出的时候,就遭到了“第三种人”的谩骂:“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烧遍全国,木刻正迈开健壮的步伐勇敢地挺身战斗的时候,就被反动派看成是最危险的“坦克”,非把它残酷地消灭不可了。可是,我们的可敬的版画家们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坚守着阵地,从地面到地下,又从地下到地面,艰苦奋战,绝不退却,他们就是这样战斗过来的。我们对于版画的革命传统,感到自豪,我们要珍惜它,发展它。
在战争的年代里,中国版画是中国人民最忠实的代言人。它与人民的思想感情休戚相关,与人民的生活血肉相连,因此,人民喜爱木刻,拥护木刻运动。在革命圣地延安,木刻普遍地装饰着老百姓的窑洞;木刻传单贴到敌人的碉堡上,藏在敌伪士兵的衣袋里;版画已成为战时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版画表现着自己的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到全国解放,它还是沿着这条革命道路继续前进,在各个革命阶段中,它是美术领域里的尖兵。在文化大革命前,全国的和地方的以及出国的版画展览会是从来没有间断过的。版画家在全国美协的领导下有自己的小组,团结着版画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版画创作日趋繁荣,版画队伍年年扩大。版画是建国以来很受人民和国际上欢迎的画种之一,这是已为历史所肯定了的事实。
林彪、“四人帮”恣虐十年,革命文艺受到严重的内伤,版画也没有幸免。全国版画展览会开不成了,版画的革命传统被破坏了,版画与人民和革命的关系被歪曲了。版画创作受到了种种帮派文艺怪论的干扰。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控制下,所谓“主题先行论”使极少数版画家从长期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从生活出发进行创作的正确道路,走上了从概念出发、从“长官意志”出发的邪路上去,产生了些概念化的作品。“三突出”谬论,破坏了反映生活本质和人民真实感情的正确方向,产生了些粉饰生活甚至歪曲生活的虚伪作品。“红、光、亮”的邪说,在人物的塑造上导致了些干瘪的公式化形象的出现。还有什么“无差别论”,促使版画向其他画种看齐,丧失自己的特点,弄虚作假和刻照片的歪风流行一时。这些都是背离了鲁迅的教导和广大版画家们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版画革命传统的,这必然使版画创作脱离人民,脱离生活,原来生机蓬勃的版画艺术,一时陷入危机之中。这个使人痛心的历史教训必须记取。
我们从第六届全国版画展览会中,非常高兴地看到革命版画之复兴,许多老、新版画家们的优秀近作,标志着革命版画在自己开辟的艺术道路上继续那么精力充沛地前进。这应是版画创作的又一次丰收,很值得人们祝贺的。但为了版画发展的前途,我们又不能忽视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给予革命版画的恶劣影响,余毒尚未清除,所造成的危害仍然存在,所以还是要提出珍惜版画革命传统的要求,希望引起人们的警惕。不然的话,如果从这条邪路上滑下去,革命版画就会远离人民,人民就再不喜爱它,不拥护它了。有人说,版画现在已经衰退了,这未免说得过分一点,但这种批评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版画家们应急起努力,坚持和发扬版画的革命传统,使版画永葆青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