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要做好总体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8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要做好总体规划
不久前,中国林学会召开学术会议,邀请从事植物生态、水土保持、沙漠沙化和地理地貌研究的专家、教授,以及战斗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林业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讨论如何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问题。许多专家、教授一致呼吁:建设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必须做好总体工程规划。在总体工程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科学程序,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
这个总体工程规划,从内容上说,绝不仅仅是一个造林的规划,它应当从构成体系的全局观点出发,安排好水、肥、土的改造和农、林、牧相互结合发展所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从时间上说,它应当考虑到十几年、几十年,包括分期工程建设的目标和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专家、教授们认为,目前有关部门提出的第一期工程建设规划,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作为短期内的造林规划是可行的,但是绝不能用它来代替长远的总体工程规划。他们建议,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把总体工程规划做出来,应当由国家农委和科委带头,组织林业、农垦、牧业、水利、工交等部门一起,并吸收有关方面科学家参加,共同组成一个专门班子进行。总体工程规划的制定,要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复讨论,并报国务院批准,最后形成。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体工程规划,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许多专家、教授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大家认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总的目标是要谋求改善和长期保持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并能显著改造“三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本着这一总的目标,制定总体工程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原则是:
第一、绝不能只单纯考虑营造防护林的一个方面,而应当充分认识建设防护林对农业、牧业的作用和影响,把农、林、牧作为一个相互制约的整体,综合考虑,统筹安排;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防护措施,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宜乔(木)则乔,宜灌(木)则灌,宜草则草,做到有带、有网、有片;
第三、合理利用和合理开发现有的天然资源,并要充分考虑“三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和沙质土地的压力和影响;
第四、任何改造措施的配置,都要坚持防、治、用三种目的,尽量能够收到各种经济效益。
为了使科学技术走在生产的前面,总体工程规划要充分考虑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专家们提出,目前“三北”地区虽有五十四处林业科研单位,但其力量很薄弱,机构人员不稳定,科研手段落后。加之缺乏协调,科研项目重复,人力、财力、物力都有浪费,以致指导生产的作用很不理想。无论是当前的需要还是长远的需要,都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专家们建议,不仅要在制定总体工程规划时,把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纳入进去,作好安排;而且应当从现在开始,就采取有效的措施,有计划地逐步予以解决。
参加中国林学会学术讨论会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对目前“三北”地区一些地方仍然出现的毁林毁草开荒的现象,感到极大的不安。他们要求有关领导机关和部门充分重视这一严重问题,全面考虑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比如,为了解决社员群众的烧柴问题,适当分给社员一些自留山,这个政策应当加快落实。“三北”风沙地区要立即停止开荒,有些地方要退田还林还草。要反复宣传和加强教育,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认识到,对现有的生态植被、森林草原资源保护不好,新的建设也绝不会加快步伐。
本报记者 欧庆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