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百家争鸣”和学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8
第5版()
专栏:报刊论文介绍

“百家争鸣”和学派
《西北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刊登了侯外庐写的《学术研究与“百家争鸣”》一文。
文章作者说,认为“百家争鸣”无非就是两家,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所说的“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的学术见解、不同流派的风格等等,并非指世界观而言。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世界观相同而学术见解各异的情况,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屡见不鲜,而且也是正常的。学术观点上结论完全一致而论证方法不同的例子也是常见的;即或结论和论证方法一致,也会有流派风格等等方面不同的情况,这怎么能和世界观问题等同起来呢?因此,在学术问题上,不可能是一家两家,一定要提倡各抒己见的“百家”。“百”是泛指,言其多也。
文章说,由于林彪、“四人帮”及那个“理论权威”的破坏,我们的党和国家很长时间以来民主生活不正常,办事情,讨论和决定问题,不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而是按照“长官意志”。这种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不正之风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同样流毒很深很广。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任何学术上的正确观点,都来自实践,而不可能来自职位和权力。我们在学术研究工作中也只能服从真理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如果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搞“唯上”,只要“上面”说了的就是对的,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百家争鸣”,而且会破坏学术的民主讨论。
文章说,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学派,是一种正常现象,应当受到鼓励。但要指出,必须划清学派和宗派的界限。为什么要有学派?道理很简单,搞科学研究好比登山,上山的道路不能只有一条,你走这条路,我走那条路,你用这样的方法上,我用那样的方法上,这有什么不可以呢?所以,有学术研究必然会有不同的学派,这是学术研究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同时还要看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种复杂而又艰苦的精神劳动,它更需要有不同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工作。如果只允许有一家一派,那就无异于把大家都赶进一条死胡同。
文章说,宗派与学派完全不同。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尊重客观事实,不是从社会实践出发,而是从一己的私利出发,以谎言为真理,以独断为准则。学派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宗派却是互相拆台,破坏团结;学派之间的不同观点是为了争是非,求真理;而宗派却是争利益,谋私利。总之,在学术研究中搞宗派不仅于学术无补,于人民无益,而且会破坏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与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