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领导要取得讲话的权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1-29
第5版()
专栏:思想评论

领导要取得讲话的权利
胡鉴
我们的领导干部,经常在讲话。这种讲话是我们党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一种工作方法,几十年来,用以克服困难、争取胜利,是很灵的。其所以灵,原因不少:纲领路线符合实际,是马列主义的,一也;方针政策符合群众利益,二也;广大群众相信党,愿意听,三也;……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讲话的人言行一致,他讲到的,他也做到了。
回首看征程,我们党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是从苦里过来的。到了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犯了“左”的错误,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也苦得很。那些困难的局面我们都度过来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领导者和人民群众一块儿苦,领导接近群众,懂得群众的心思,有了问题,摆到群众面前,和群众一起商量解决。这样,党的威信自然就高,领导者讲起话来理直气壮,广大群众听了口服心服。由这样的领导者去组织群众、动员群众,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过去,这样的领导者是很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消说了,自是“有口皆碑万代传”!就象焦裕禄那样的县委书记,人们不也经常怀念他那榜样的力量么?现在,这样艰苦朴素、忠心耿耿的领导者自然也不少,也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有些担任着重要领导职务的老同志,生活简朴,毫不特殊;有些老同志受尽林彪、“四人帮”的迫害,现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从不提什么个人要求;有的同志被提升为较高的领导干部后,照旧同以往一样,平等待人……。现在,象这样的领导同志,倘若讲话,想必会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始终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中。
然而,说实在的,现在有些人讲起话来,却不那么灵了。
其所以不灵,原因当然也不少。譬如:讲话的内容不是马列主义的,或者经过多年实践证明不是真理的东西,却还讲之不休,人们当然都不要听。再如,林彪、“四人帮”煽动起来的无政府主义,迄今还有市场,可能你再讲得在理,有些人就是不听,这也造成“不灵”,……。不过,撇开这些都不谈,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说的和做的两不对号。
譬如说吧:一个对自己的衣食住行要求得很“高级”的同志,号召大家艰苦朴素,效果会怎样呢?一个很会慷国家之慨的同志,号召大家勤俭节约,效果会怎样呢?一个把自己的孩子都安排在城市里的同志,号召青年扎根农村,效果会怎样呢?就以人口问题来说,如果由一个不响应节制生育号召的同志,去号召别人节制生育,效果会怎样呢?……。看来,实践会告诉人们,如果由那样的同志讲那样的话,效果一定不灵。不但不灵,广大群众还会反过来问:“你自己做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权利讲这个话?”
这一问厉害得很呢!在这一问之下,有的领导同志不管再怎样讲话,实际上已经没有讲话的权利了。本来嘛,你一边讲出天大的道理来,一边又不照那道理做去,人家为什么要听?斯文些的可能充耳不闻,闭目养神;激动些的还可能拂袖而去!这不是比剥夺发言权还要厉害么?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古人来,那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当政之初,经常声称自己“起自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因而懂得一点“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的道理,而且做得也还不错。可惜此人后来在皇宫里蹲久了,渐渐地“奢纵”起来。到了魏征上那著名的“渐不克终”疏的时候,便说他“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并且说他“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了。这时的唐太宗,讲话灵不灵,魏征没有说。不过,推想起来,一个人到了乐身之事实切于心的时候,即使忧人之言不绝于口,大概讲话的效果,总不会很好的吧!以古为鉴,还是有用处的。
无论谈今也罢,说古也罢,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我们的领导同志,和人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取得讲话的权利,率领广大群众在新的长征中冲锋陷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