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莘县农村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1
第2版()
专栏:

莘县农村见闻
山东省莘县是有名的“穷大县”,去年出现了几十年没有过的好年景,粮食亩产比前年增产两成,棉花亩产比前年增加五成多,多种经营总收入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社员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
去年这个县出现了少见的“倒春寒”,夏季又有一个半月没下透雨,给生产带来一定困难。社员们说,今年的天气跟一九七六年差不多。可是,一九七六年粮食、棉花都减产。说明天时好坏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落实党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妹塚公社生产条件较好,前几年,有利条件却得不到充分利用,粮棉产量都不算高。去年不同了,夏季小麦亩产比前年增加一百零三斤。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各级领导班子积极落实党的政策,大胆抓生产管理,全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队实行了联系产量计酬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生产条件较差的王奉公社原是一个多年扶不起的穷社。去年因地制宜抓了粮食,又抓了植桑、养蚕、种苇、种黄花菜、打瓜、苜蓿、油菜和养羊、养兔等十八个多种经营项目。结果粮食增产四成,多种经营收入增加近一倍。
前几年,古云公社徐庄大队社员吃不到粘豆包,喝不上绿豆稀饭,吃几头蒜也难。去年政策落实以后,这个队拿出一部分地种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种了谷子、豆子、黍子等小杂粮,还种了大蒜、葫芦、甜瓜、西瓜等瓜菜。河滩洼地上种的七十亩西瓜,每亩地平均收入二百元左右。这些地不宜种粮,种粮一亩收入不到二十元。党的政策把农业搞活了,吸引着成千上万农民的心。单庙公社后高庙大队,前几年有一百二十一人外流谋生,去年有九十六人自动回队参加劳动。
本报通讯员 杨巨源 殷庆香 本报记者 段存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