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徐特立教育文集》管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4
第4版()
专栏:

《徐特立教育文集》管窥
杜草
徐老是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远在辛亥革命之前,徐老就从事教育工作。他一生以教育为事业,以教育事业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呕心沥血,为革命事业培育了大批英才。徐老六十寿辰时,毛泽东同志赞扬徐老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徐老七十寿辰时,毛泽东同志又给以
“坚强的老战士”的评价;周恩来同志赞扬徐老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同志称誉徐老是“当今一圣人”。这些赞誉是对徐老伟大的革命的一生的最好评价。
徐老一生的教育著述很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的《徐特立教育文集》收录的,是编者已经搜集到的徐老论述教育的文章、讲话、书信和诗篇等,共计五十八篇。其中有的书信没有发表过。还有附录五篇,记述徐老有关教育的重要谈话。这些是徐老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从这本《文集》里可以看到,徐老研究的教育问题方面很广。例如,教育与生产,教育与政治,教育与哲学;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方法;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体育锻炼;新文字与扫盲,业余教育;科学和科学教育;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编写教科书问题,编辑教育刊物问题;等等。可以说,对于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徐老几乎都论述到了,都提出自己精到的见解,而且有些见解,直到今天还在闪闪发光,给我们不少启发。
在政治上,在教育理论上,徐老始终坚持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成规。徐老在《六十自传》的开头写道:“我的生活随着社会从人类被压迫向着解放走,从失败向着胜利走,一切生活都配合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随着复杂的激烈的社会变化,使我的生活成为多样的不固定的,但总是前进的。”这可以说,徐老就是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断自我改造和不断前进的。
徐老最反对思想僵化。他在《再论我们怎样学习》里写道:“马、恩、列、斯给了我们许多财富,我们还不能很好的使用,还产生了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尤其是把他们的唯物辩证法变成了《新旧约》、《可兰经》及南无阿弥陀佛。”又进一步写道:“我们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可是有一句最主要的没有读,即《费尔巴哈论》上说的‘一切东西在辩证法面前没有神圣’。我们有些同志把自己做神圣看,又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一九四○年写的《我对于青年的希望》里,徐老对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作了十分生动和深刻的论述。徐老告诉广大青年:“一切事业一切学术一切前人的遗产摆在你们面前,你们都不拒绝都欢迎,但那都不是神圣的,都要经过你们的脑来分析,经过你们的手来检验。检验的标准不是成规,而是你们革命的大多数人的行动。”徐老接着进一步向广大青年指出:“一切不经过脑的信仰是迷信。对于一切真理都要经过自己的脑加以分析,加以集体的讨论,不把任何真理神圣化,还要经过自己的手及群众的手执行过,在革命过程中,还要加以补充,加以发展。”
这些是徐老几十年前说的,我们今天学习这些论述,仍然会感受到它的教育意义。
“一定要继承过去的遗产”。这是徐老对待科学教育文化的一个基本观点。
为什么要继承过去的遗产?徐老在《对牛顿应有的认识》这篇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的重要讲话里,首先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说:“凡是伟大的人物,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新的事物,都是由于他吸收了过去人类历史的知识遗产而来的。凡是前进的东西,都是从落后的东西发展而来的,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落后的东西给前进的东西以创造的基础。”在《再论我们怎样学习》里,更以马克思为例说:“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学者,他却吸收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一切人类知识的遗产。”在谈到我国的历史遗产的时候,徐老认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丰富文化的国家,在长久的历史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比任何别的国家都要多。”(《各科教学法讲座》)应当尊重,吸收,不应当鄙弃。因此,徐老对于有些同志轻视资产阶级的东西,想凭空创造,或者以为过去的东西都是过了时,只有无产阶级的东西才是行的,都加以批评,认为是过左的和错误的。
因此,徐老对于我国过去教育上的许多好的或较好的东西,总是加以肯定,加以吸收,或者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加以应用。例如对于古人所说的“教学半”、“教学相长”,等等,徐老都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阐述,加以应用。(见《各科教学法讲座》)对于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徐老是一再加以肯定的评价。(见《我们怎样学习》等)对于史书上所记载的古人的一面读书,一面种田,徐老特别赞赏,认为是历史上的“勤工俭学”的事例,在文章和谈话里,一再引述。还有,对于过去教育上被人们否定的注入式教学法,徐老也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分析,决不人云亦云,随便鄙弃。徐老在《教育讲座》里就告诉我们:例如我们在一般课本上总是否定注入式,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有不少的问题是非用注入式不可的。如讲一个学生没有经验过的特殊历史问题,那就要先作报告,后作讨论,这种报告就是注入式的。又如技术课程,在动手时是教师示范,这示范也是注入式的。
为了更好地继承过去的遗产,为了更好地繁荣科学教育文化,徐老一再告诉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古今中外法,徐老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古今中外法,就是说我们古代的也要,现在的也要,外国的也要,中国的也要。把古代的变为自己的和现代的结合起来,把外国的变为自己的和中国的结合起来,这样看问题才是马列主义的方法。”
徐老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丰富的,我们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它,继承它,发展它。在徐老离开我们十年多的今天,《徐特立教育文集》的出版,就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徐老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个方便。
(原载《教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五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