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她心里打着大算盘——介绍全国“三八”红旗手王玉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5
第3版()
专栏:

她心里打着大算盘
——介绍全国“三八”红旗手王玉华
农村里的人是睡得早的。山东省荣成县埠柳公社杭上大队的会计室却几乎夜夜闪着灯光。
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五岁的王玉华当了生产队会计。那天晚上,她推开桌上的罩子灯,点上从家里带来的小油瓶,在昏暗的灯光下面打着算盘。她的手指头是硬的,脸是苦的,心是沉的:“文化水”太浅啊!六岁死了爹,母女二人过的是艰难困苦的日子。学习就象地里的蛤蟆一样,三跳两歇脚。说是上了四年的学,还没念上三年的书。现在,突然要她一个人掌管一个生产队的财政大权了——重担一上肩,真是处处难!“要得会”,就得“天天累”啊。
灯明账清
从此,会计室的灯光每晚亮到九点、十点、十一点。
头一个月结账,就出了错。王玉华在床上唉声叹气,把男人吵醒了:“你咋啦?”“少了钱。”男人吓一跳:“少多少?”“五分。”男人哈哈笑了:“我当塌了天——咱们垫上。”王玉华说:“是啊,五分钱,伤不着筋,动不着骨,好垫!可是,我账理不通,谁给垫呢?干革命工作,怎么能掺假呢?”
王玉华吃不香,睡不好,白天下地,夜里摊开账本查找钱的下落。大冷的二月天,她身上却一阵一阵冒汗。找了六夜,才找到最后一分钱。“怪只怪我业务技术不过硬,得紧赶快追!”
一九六六年,王玉华当了大队会计。一九七八年,生产队改为大队一级核算。一步一层楼,王玉华不停地向前攀登。二十年来,她除了生小孩休假二十八天外,没请过一天假。一九七四年,村里通了电,会计室安上四十瓦的大灯泡。白天延长了,银光闪闪,喜气洋洋。在地里劳动一天的王玉华,晚上坐在会计室里工作,简直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她又粗又硬的手指头变得柔软灵巧了。“乒乒乓乓”,只听到算盘响,只看见算珠滚,看不清手指头拨动。每天的账,她每天清。一月的账,一月结,还在墙上公布。年底决分,她给每户送去一张清单,写上每户出勤人一年的劳动工日、工分、劳动工值等等。人们看了,又清楚,又放心。二十年来,她为大队先后培养了四名会计,四名出纳员。这些小青年学她:白天劳动,晚上工作。电灯亮堂堂,他们常常忘了夜的深浅。
紧紧手样样有
王玉华手里的算盘打得快,心里的算盘打得好。
一个钢笔尖,她用了磨,磨了用,要磨十几次。一张纸,正面用了用反面。别人家的日历是天天撕,王玉华的日历是天天揭——小小的日历纸要留着开条子,写证明哩。至于烟酒茶糖、请客送礼那一套,跟王玉华从来不沾边。每年,她所在队的管理费用总要比兄弟队少百分之二十左右。
有一次,粉碎组买不着普通肥皂洗手,经一位支部委员批准,买了一块香皂。王玉华说啥也不让报账,她给他们送去洗衣粉。有一次,一位社员进城探亲,顺便给大队买了一些机器零件,回来要报路费。王玉华对他说:“你关心大队、关心生产的思想是好的,报路费就不光彩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支部书记靠边站,“造反派”要王玉华拿钱买红绸子做大旗,不给就要夺权。王玉华一度犹豫了:“他们说我压制革命怎么办?”党性战胜了私心,她把“造反派”的头头们招拢来,向他们宣传“节约闹革命”的道理。
“紧紧手,样样有!”大队积累增多了,人们吵吵嚷嚷,要大队盖一个宽宽敞敞的会议室,盖一个象模象样的办公室。不然,大队“光有名声,显不出名气,显不出先进的样子”。王玉华说:“先进就是要先进在会精打细算上面。钢要用在刀刃上,钱要用在紧要地方。咱们现在粮食多得没处放,应该盖个仓库,保证丰产了能丰收。”这个仓库长三十二米,宽十一米,是大队有史以来最大的土木工程。她跟大家一块搬石运砖、和泥抹灰,苦战二十多天,基本完工了。大队没买一块石头,没请一个外工,节约现金四千多元。
玉米苗苗发黄了。人们都知道:“人黄有病,苗黄缺粪”。可是,要拿出钱来买化肥,有些人就舍不得了。王玉华心里一拨拉,说:“养娃娃离不了奶,种庄稼离不了粪肥,不能把庄稼饿坏了,这钱该花!”化肥买回来了,玉米苗苗变绿、变黑,往上猛长。地里经常闹旱灾,队里计划穿山凿洞,修一座水库。有的人嫌太费工费钱。王玉华心里一拨拉,说:“修水库,眼前亏,长年利,这钱该花!”水库修成了,大片耕地做到旱涝保收。冬天,还能凿冰卖钱。二十年来,凡是大队用在农业基本建设、种籽、肥料、机械等等上面的生产费用,王玉华总是事先有安排地往外拿。
有一次,林业队副队长要买十六把镢头。王玉华问:“你们才十来个人,旧的镢头都不能使了?”副队长回答:“这钱是用在生产上的。”王玉华说:“要看是不是花得合理。”副队长反问:“镢头放着,难道会坏了不成?”王玉华回答:“镢头放不坏,可是,积存起来,打乱了工业生产计划,商业供应计划,资金也不能周转了。”副队长同意,只买了十把镢头。
本报记者 刘 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