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得天独厚的国家(二)——澳大利亚印象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6
第6版()
专栏:

得天独厚的国家(二)
——澳大利亚印象记
中国新闻代表团
火热的西澳
在世界范围内,澳大利亚的矿藏发现、开发比较晚。如果说,这个国家的矿业是“方兴未艾”,那末,西澳大利亚州就是“后起之秀”。
西澳大利亚州面积二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二十万。大部分为沙漠和山岭,终年缺雨,一直被视为贫瘠地区。近二、三十年来,西澳州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州,因为人们在它的黄沙、秃岭下,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矿藏。这个州的大规模现代化采矿业、冶炼和制造业正在兴起。
我们到西澳北部主要产铁带皮尔巴拉,参观了普罗勃陀矿场、唐拜山矿场、但彼亚港矿石加工厂和港口运输设备。它们属汉姆斯莱铁矿公司经营,是在六十年代汉姆斯莱山区发现铁矿后相继建成的。
普罗勃陀和唐拜山矿区属西澳两大产铁带之一的皮尔巴拉产铁带。这两大产铁带已探明的品位铁矿蕴藏量为三百三十亿吨。但这里目前仅开采含铁量百分之六十四以上的高品位矿,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列为废矿,丢掉了。
汉姆斯莱公司发现矿藏后,首先于一九六五年修建从两个矿场通往海口的铁路和公路,然后建造发电厂、自来水厂、机场、海港运输设备、机车修理厂和矿石加工厂,最后设立了电视台。本国资金不多,大量引进外资。
以最少的劳动力、最快的速度采运矿石的方法,是使用大机械和自动化装置。普罗勃陀矿装备了四、五台电铲,每一铲掘起矿石二十五吨;十五辆载重一百五十吨到一百七十吨的卡车来回运输。粉碎了的矿石由传送带送上火车,每列火车一百八十四节车厢,首尾长一点七公里,载运一万七千吨,用六台机车运到但彼亚港,平均每天开出三列半列车。唐拜山东面的纽曼山矿规模更大,一九六四年开始修建,现为世界最大露天铁矿,属另一公司开采。机械化程度高,加上科学管理,劳动生产率自然很高。普罗勃陀矿场年产一千六百万吨铁砂,直接生产工人(包括各种车辆的司机)七百人,非直接生产人员二百人,平均每人每年二万吨。西澳生产的铁砂全部出口,现在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十分之一强。
澳大利亚矿藏为国有,私营公司向政府租地采矿,按产量缴税。政府充分保障矿业公司的利益,同时让矿业公司匀出一部分利润为社会服务。政府规定公司所建铁路、机场、发电厂、港口等等,用到一定时间,要陆续收归国有;露天矿采完了,公司要负责在矿场上填土、植树。在科利煤矿参观时,我们看到一片片幼树已经成林,这就是已采完的矿场。最近政府还同公司达成协议,由公司负责治疗当地林区的一种病害,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森林资源。
西澳的矿业公司最感棘手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把工人固定下来。这里全年平均气温摄氏三十七度,一月份最热时,可达摄氏五十度;文化生活少,娱乐设备不全,工人多不愿在此定居,往往干上几年,赚一笔钱,就转到佩思或其他地方干活去了。在这方面,公司很下了一些本钱,这正是他们聪明之处。这里工资较高,比城市工人要高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商店、食堂、学校办得不错,我们曾在一个普通的工人食堂就餐,它的设备和饭菜不亚于悉尼、佩思等大城市的中等餐厅。单身工人每年一次到全国任何地方探亲,来往机票都由公司提供。投资最大的是工人住宅:一批批建设起来的住宅,有各种现代化设备,可一次卖给工人,价钱比较便宜;也可分期付款,利息低于市价。矿业公司希望矿工得到这样一套住宅,以便终老是乡。但是,真正愿意买房定居的工人还是很少。“两 个 窗 口”
澳大利亚城市居民自置房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列前茅。一九七五年统计,拥有私人住宅的城市居民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我们访问几十个澳大利亚朋友,都有自己的住宅,设备都很不错,所不同的,只是房间多少、有宽有窄而已。
房租(或自置房屋的分期付款)是这个国家城市居民最大的开支,解决住房问题成为稳定劳动力的重要因素。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水平高,但是房租也高。按全国平均工资计算,一个人工资收入的二分之一,可以维持三、四口之家的衣食,但房租支出要占工资约四分之一,到年老退休固定收入减少后,房租支出就难以负担了。因此,人们只要有可能,就及早用分期付款方式买房。分期付款,每月支出比房租增加不多,期限通常是二十五年到四十年,一个青年如果有了工作就“开始买房”,到年老退休时才能有安定的住所,不必为房租操心。为了最后得到这所房子,保持一个稳定的职业是必要的,有一个相当长的寿命也是必要的。因为你的职业即使有保障,如果因为疾病或其他意外事故早殇,分期付款购买的房屋还是要被收回,不能归家属所有。这就要请人“担保”。“担保”不能没有酬劳,人寿保险于是出现了。每月分期付款房价和人寿保险金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的固定支出,这些固定支出使工薪收入者“循规蹈矩”,老实干活,对这个社会而言,确实起了稳定的作用。
为了稳定社会,澳大利亚历届政府陆续采取了不少措施,规定了包罗颇广的社会福利制度:失业救济金、退休金、退休者失业者免费医疗、公民医疗补助和子女津贴、残废津贴,等等;最低工资由国家规定,在工会合作下按生活指数主动调整工资。对青年还有一定的照顾: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制,国立和州立大学免费,对家庭收入在一定水平以下的学生给予生活津贴;对十八岁以上的失业者无限期发给失业津贴(青年出大、中学校校门后三个月未找到职业即可登记为失业者)。由于通货膨胀,劳资纠纷增多,政府设立了“仲裁法庭”,主要调节劳资矛盾。妇女、土著人、少数民族有某些特殊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设立了相应的委员会进行调解、“帮助”。在这种种措施下,澳大利亚出现了庞大的中间阶层。这个中间阶层包括大部分工薪收入者(自由职业者、职员和工人)。其中许多人,尽管有牢骚,有不满,但还是希望这个社会相对稳定。
但是,这些措施不能解决这个高度竞争社会的所有矛盾。
“从这个窗口望出去,似乎澳大利亚什么都好。但是,从那个窗口望出去,贫困、病残者、失业者的照顾问题仍然存在。”一个州的负责人坦率地说。
本来,澳大利亚地大物博,“粥多僧少”,经济发展条件优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五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浪潮还是波及这个大洲。通货膨胀加快了,出口竞争激烈了,企业投资和政府财政开支收缩了。它们的集中表现——十多年前几乎不存在的失业问题的阴影,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话题了。
这里的失业者,包括不愿干某些脏活累活而还没有找到其他职业的人,约有四十万。青年失业最为突出。中学毕业生失业率约为百分之三十;大学毕业生找职业,尤其是找“理想的职业”比十年前困难得多。一些中年朋友抱怨国家的失业救济过宽,助长了青年对社会的依赖思想;另一些朋友指出,就业机会少有实际的原因。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地夺走了人们的就业机会。妇女就业机会本来少于男子,现在计算机又在缩小售货员、秘书等妇女“传统”就业范围。青年吸毒问题使人们感到不安。不论是在大学里领助学金继续念书的失业青年,还是在社会上领救济金的失业青年,都感到受着社会的歧视,有一种很大的精神压力。在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吸毒、情杀、诈骗等案件的犯罪者,多数是失业青年。不少澳大利亚朋友为此感到担心,有些人则认为这是“舶来品”。一位教授直率地说:“我们愿意同美国打交道。但愿二十年以后,我们输入他们更多的技术,不要输入他们的吸毒、奢靡、不安。” (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