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7
第1版()
专栏:

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本报评论员
在国民经济调整的第一年里,全国各地的社队企业有较大发展。去年社队企业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工业增长的速度。有些地区恢复和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预料。在去年初开始调整的时候,有的人表示悲观,认为社队企业面前困难重重,似乎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是没有过多久,就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前景。
社队企业一年来的变化从何而来?有许多因素,其中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根据社队企业的特点,在生产和经营上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党中央领导同志在去年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曾经提出,在经济工作中要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把国民经济搞活,大大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社队企业一年调整的成果,充分证明党中央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它不但适用于全民所有制的经济领域,也适用于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社队企业。
我们许多工厂,长期习惯于埋头生产,不问市场需要,生产往往与市场脱节,与国家建设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脱节。社队企业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有些社队工厂,由于产品由国家包销,就躺在国家计划的安乐椅里,不注意研究市场动向和人民需要的变化,不钻研新技术,不制造新产品,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市场不需要的东西,工厂在大量生产;市场迫切需要的东西,却没有工厂制造。去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之后,形势迫使社队企业必须进行改革,它们“船小掉头快”,迅速改变了被动局面,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根据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使生产很快由停滞、下降变为上升,闯出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江苏无锡县的社队工业,在调整初期遇到了很大困难,不少同志曾经为它的前途担忧。后来,无锡县委深入调查市场情况,及时改变产品方向,停止生产市场已过剩的通用机械,着手生产国家迫切需要的建筑机械、运输机械、轻工机械等产品。由背向市场变为面向市场,情况立即改观,去年全县社队工业产值比前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点六,工厂生产任务几乎应接不暇。无锡的这个情况,可以说是各地社队企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
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愿望。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计划经济为主,通过计划调节来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但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毕竟还相当低。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经济并存,还有少量的个体经济(例如家庭副业、自留地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在计划调节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集体所有制的社队企业与国营企业性质不同,在这方面更应该让它们有较大的活动天地,这对国家和集体更为有利。
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我们既然是搞计划经济,社队企业的供、产、销也应当全部纳入国家计划,不允许有计划外的生产,否则就会助长盲目性,冲击国家计划。这种把社队企业生产全部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的主张,既做不到,也不该做。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我们理所当然地要不断加强计划工作。但是,社会需要复杂多样,市场情况日新月异,国家计划怎么可能无所不包?更不要说目前我们的计划工作还不够健全了。在这种情况下,社队企业通过市场调节进行的计划外生产和交换,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不可少的。社队企业的特点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国家大工业不搞的产品,它能够搞;国家工厂不愿意接受的科研成果的试制,它乐于接受。社队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是它的强大生命力的所在。搞一些适当的计划外生产,有什么不好呢?
毫无疑问,社队企业的产、供、销,凡是有条件、有需要的,应当争取纳入国家计划。有的产品可以纳入部门和地方的计划,比如为大工业协作加工,为商业、外贸部门搞来料加工,等等,这是属于间接纳入计划。对那些没有条件也不必要纳入计划的部分,也应当允许他们存在,并且为他们创造条件,利用市场调节作用进行生产和交换。把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实,正确地运用市场调节,不是削弱了计划调节的作用,正是计划调节的补充。同时,运用市场调节,也要加强指导和必要的管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