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工业之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7
第2版()
专栏:

工业之窗
最近,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北京等地的纺织工业部门陆续开办了一批产销门市部,主要销售各地纺织厂生产的新产品和商业选购后剩余的产品,被称为“工业之窗”。有了这个“窗口”,消费者的呼声可以及时传给企业,企业的新尝试也可以及时告诉消费者了。
本来,新花色、新品种,贵在一个“新”字。过去纺织品由商业部门统购包销,商品流通的环节多,周转慢,产品从核价、定价、收购、调拨到零售,一般要三五个月,甚至长达一两年。有的工厂试制的冬装衣料,夏秋季就开始生产,但一直到第二年春末才能上市,时令错过,新花色变成老花色。一些新产品就是这样被“憋”死了。打开了“工业之窗”,新产品出世三四天,门市部就能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核价、定价;工厂不必等颜色、尺码配齐才出厂,而是生产一批甚至几十件就送到门市部去试销。产品同消费者见面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工业部门设立门市部,有了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就可以按照市场需要及时调节生产。安徽蚌埠在门市部销售床单时,发现群众不愿购买六尺宽的床单,而欢迎五尺半的床单,其原因是省布票,价格低,容易洗,比较实用。门市部立即把消费者的这一反映转告蚌埠毛巾被单厂。这个厂很快增加了五尺半床单的生产,受到群众欢迎。
工业部门办产销门市部,还能帮助工厂疏通销售渠道,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工厂的损失。例如丝绸工业生产的真丝乔其纱和绝缘纺的零料绸,原来被认为是滞销品,要降价出厂。经杭州丝绸产销门市部多方联系,从去年五月到十一月,这个门市部共销出零料绸六十多万米,减少工厂损失十五万元。
纺织品是国家计划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国营商业,工业部门的产销门市部只是一个“窗口”,只能起补充作用,不能自销太多,冲击国家计划。但是,这个“窗口”也不宜堵死。经过工商双方共同努力,我国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一定会搞得更好。
新华社记者 李安定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