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为孩子们留下什么?——记马纯古同志对后代的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09
第4版()
专栏:

为孩子们留下什么?
——记马纯古同志对后代的教育
作家长的都疼爱子女。可是,指导思想不同,疼爱的方式不同,客观效果也大不一样。前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马纯古同志教育后代的一些故事,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去年春天,老马病危,住进医院。他坚持谁也不能因为守护他而耽误工作,把三个孩子一一赶走。可就在当晚七时,老马合上双眼,与世长辞了。亲人们不在场,他没有留一句遗言。那末,这位一九二七年参加党的老干部,给自己的孩子们留下了些什么遗产呢?
他本来可以给孩子们留下一大笔钱,因为他曾在国外工作过六年。在国外工作的时候,他生活简朴,回国后他把在国外工作时储蓄起来的相当一部分工资交给了党组织。七十年代,他又每月交一百元党费。
老马生前,对一位熟识的老同志谈到过给子女留什么遗产的问题。他说,我们都是革命干部,子女接替我们也是干革命事业。我们要留给他们的,不在于什么私人财产,而是革命思想、革命传统。钱再多,也管不了一辈子。让孩子们躺在父母的家业上过舒适日子,反而会使他们好逸恶劳,怠惰懒散。
几十年来,老马注意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们的好思想、好作风。他从二十年代起,以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生活一直很艰苦。全国解放以后,他担任了领导职务,仍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吃喝穿用仍很朴素。这对孩子们都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老马平时对孩子管理教育很严格。几年前,他有个孩子在京郊农村插队,数九寒天修水利,夜间要到采石场去拉石头。有的社员见孩子穿的单薄,就把自己的棉袄给他披上。孩子回家谈到这件事,老马的老伴觉得总穿别人的不合适,同老马商量给这孩子买件皮袄。老马应允可买件旧的,她就带孩子去委托商店买了件八十元的。老马一见,就有些生气:“在农村劳动,光板老羊皮的结实耐寒,何必要这么好的!”
在老马的熏陶教育下,几个孩子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生活都很刻苦。每月吃多少,用多少,有一定之规,凡有大的用项都同父母商量,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直到现在,他们一没有讲吃讲穿的毛病,二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从穿着打扮上看,谁也想不到他们三个兄弟当中有两个曾在欧洲度过童年,倒都象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
马纯古同志严以律己,不搞特殊,也不容许孩子们有“父贵子荣”和“高人一等”的思想和表现。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期间,大家住在院子里,夜里下起雨来,塑料棚小,又漏水。司机们动员马纯古全家进大轿车里避雨。孩子们也劝老马:你身体不好,浇病了咋办?老马冲着孩子们说:轿车里能容得下多少人?当领导的住进去,别人上哪?我不去,你们也别想去!要淋咱们和大伙一起淋,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嘛!
老马一家住的也不宽敞。他们长期住在全国总工会职工宿舍的一个单元里,六口人三间房,四十多平方米。老伴和她母亲合住一间。三个已成年的男孩子共住一室,上下班时间不一致,经常互相干扰。马纯古那间,是宿舍、书房、会客室、办公室四合一。机关里有关同志多次动员马纯古搬进城里领导干部住的独楼小院,他总是婉言谢绝。直到去年初,才勉强同意换到一个五间房的单元。
老马有专车,可他从来不让家属随便乘坐。老伴从干校回京的时候,因为带的行李太多,孩子从火车站打电话给马纯古,想让他派汽车来接一接。老马没有同意。至于平时他岳母到医院看病,家里接送客人等等,那就更不能动用老马的专车了。
因为老马定下了这么一些严格的家规,他的三个孩子从小就懂规矩,讲礼貌;长大了,身上没有纨袴子弟的习气,没有盛气凌人的派头,能够和周围的群众团结共事。
马纯古同志也没有凭借自己的职权,为孩子们安排优异的工作岗位,创造舒适的工作条件。他常对孩子们说:你们在生活的道路上不能吃父母的老本。你们要自立,要靠辛勤的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子。这三个年青人正是这样做的。
老大初中毕业去延安插队,那时候马纯古正被关在“牛棚”里。他在农村表现得好,被推荐参了军;在部队表现得好,被吸收参加了党,前年复员回来。老马这时恢复了工作,重新当了领导干部,但他没有去过问儿子分配工作的事。组织上把老大安排在一个无线电修理门市部,当了一名修理工。
老二从小跟老马去国外,回国后本可以送进外语学校深造。但他中文水平低一些,老马没有为他求人、找门路,而是把他送进一家工厂,从十四岁起当了自费学徒工。由于勤学苦钻,老二已经是三级钳工了,在厂里常被评选为先进生产者。
老三经过农村插队,被分配到一家工厂的铸造车间当清砂工,苦、脏、累都摊上了。但他干得挺出色。业余时间,他积极学习外语,最近已被调去翻译外文技术资料。
马纯古同志在世时,不论工作多么忙,总要抽时间问问孩子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以及同什么人交往等等。如今,老马已经不能对孩子们耳提面命了,但是他的教诲、榜样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里,鼓舞和引导着他们作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四化的人。
本报记者 齐志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