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用实践标准分清真假社会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11
第5版()
专栏:

用实践标准分清真假社会主义
中共吉林省榆树县环城公社委员会
长期以来,林彪、“四人帮”大搞极左,鼓吹假社会主义,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使人们分不清真假,一些人甚至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在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分析了林彪、“四人帮”的假社会主义的特征。大家摆了许多事实,说明林彪、“四人帮”的假社会主义的突出表现:一是在政治上鼓吹一个“斗”字,说社会主义是“斗”出来的,越“斗”越“革命”;二是在经济上鼓吹一个“穷”字,宣扬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三是在分配上鼓吹一个“平”字,大搞平均主义。抓住林彪、“四人帮”假社会主义的这些特征,我们组织干部和群众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批判林彪、“四人帮”的谬论,分清是非,提高大家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一,为了分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假社会主义,我们引导大家弄清社会主义是实干出来的,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长期以来,林彪、“四人帮”一伙,歪曲、篡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鼓吹阶级斗争就是一切,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好象搞社会主义就是专搞阶级斗争,只有七斗八斗,才是搞社会主义,否则就是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现在一提工作重点转移,以生产为中心,有人就觉得是丢“纲”离
“线”了,是“变修”了。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结十几年来的经验教训,让实践作出科学的回答。
靳家大队第一生产队,原来叫太平庄。过去这个队生产上不去,经济基础差。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不是研究怎样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而是认为这里阶级斗争复杂,一来运动,就被列为运动的重点。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六年,进驻了十次工作队,在干部群众中,大搞“划线站队”,挖牛鬼蛇神,揪代理人,抓走资派。凡是和地主富农吃过饭,有过来往的,都被说成是阶级阵线不清。这样一搞,百分之八十的群众都牵进去了。全生产队二十八户,弄得连一个生产队长也选不出来,只好从外面派来。十年内从外面派来了六名队长。派来的人,干不上一年,就被灰溜溜地斗走了。四队社员张文礼被派到一队当队长,因为在富农成分的张殿甲家吃了一顿饭,被定为丧失立场,撤销了队长职务;刘士发被派到一队当会计,因为让富农的女儿帮助下一次帐,被说成混了线,撤销了会计职务。由于不断搞运动,群众没有心思搞生产,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社员生活越过越穷。群众气愤地说:“太平庄,不太平,天天搞斗争,粮食上不去,社员干受穷。”粉碎
“四人帮”以后,这个生产队把主要精力放到生产上,落实了各项经济政策,一九七八年粮食产量“过黄河”,社员分配日值一元二角,队里盖起了十八间砖瓦房,百分之九十的社员偿还了欠款。大家说,搞社会主义不发展生产力,不讲干,天天搞阶级斗争,就会越斗越乱,越斗越穷。
大家认为,不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是说不抓阶级斗争了;剥削阶级消灭了,不是说连残余也没有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结束了,不是说阶级斗争熄灭了。今后抓阶级斗争,一定得实事求是,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
第二,为了分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假社会主义,我们引导大家弄清搞社会主义应该是越来越穷,还是应该越来越富?
长期以来,林彪、“四人帮”不让人们富起来,一提富起来,就说你搞资本主义,搞修正主义。好象社会主义就是一个“穷”字。为了弄清富会不会变修,是不是富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个“变不变,参观对比来分辨”。我们把公社和大、小队干部组织起来,到南门二队和东沟六队,参观对比。到了南门二队,大家看到,生产队一片兴旺景象,社员的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很高。生产队长张天成介绍说,现在生产队库存粮食四十六万八千斤,集体存款八万六千一百元,去年,每人平均收入一百九十元,全队二百九十三户,存款的有一百零九户,金额达三万六千元。到了东沟六队,看到的是另一种情景。去参观的人形容说,东沟大队是
“帐面无钱,库里无粮,井里无水,炕上无席”。集体经济靠不住,社员外跑自找门路。参观以后,一些干部深有体会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富起来,才能使群众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还讨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不会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讨论中,靳家大队介绍了贾春胜发展家庭副业的情况。贾春胜一家六口人,一个劳力,前几年由于不让发展家庭副业,尽管一年三百六十天他一天不少干,但因劳力少,人口多,收入低,生活非常困难,欠生产队口粮款一千多元。粉碎“四人帮”以后,贾春胜在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同时,大力发展家庭副业,一年家庭副业收入七百多元。贾春胜这样搞家庭副业,符合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讨论中,大家说,贾春胜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不少干,是公社的劳动模范,人家是劳动致富,既不剥削他人,又没影响集体生产,有啥不好?通过讨论,大家感到,极左路线批不倒,农民富不了。真正冲击集体经济的不是社员的家庭副业,而是极左路线。要把农业搞上去,就得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过去那种怕社员富起来的蠢事再也不能干了。
第三,为了分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假社会主义,我们引导大家弄清社会主义在分配上是不是就得搞平均主义。
林彪、“四人帮”的假社会主义体现在分配上就是一个“平”字,鼓吹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在这次讨论中,我们采取解剖典型的方法,引导大家弄清这个问题。长岭大队第八队,水田较多,历年来水稻插秧期间水旱田争工的现象十分突出。现在他们落实经济政策,采取了划分小组,以亩定分,超额奖励的办法,全队用了八十人,仅十天就完成了任务,工效提高一倍。通过解剖典型,大家一致认识到,看一种政策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它的实践结果,看它能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符不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受不受群众拥护。有的干部说,如果按照林彪、“四人帮”的观点,多劳多得就是什么扩大差别,就是搞资本主义,那只有“磨洋工”、不干活才是社会主义。这不是存心要把社会主义搞垮吗?讨论中,大家还列举了过去在分配上搞一刀切、一律化的教训。过去,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我们也和其他地方一样,把口粮定出杠杠,分配定出框框。粮食打得再多不准多吃,收入再多也不准多分,结果损害了社员的物质利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坚持按劳分配,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壮大了集体经济。
通过联系农村实际开展讨论,广大干部进一步划清了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什么是林彪、“四人帮”假社会主义的界限,明确了搞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认识明确了,劲更足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坚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