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技艺高超功夫真 ·中国硬气功驰誉卢森堡、意大利、比利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11
第7版()
专栏:

技艺高超功夫真
·中国硬气功驰誉卢森堡、意大利、比利时·
晓焕
去年十月至十二月,硬气功第一次作为我国武术项目到卢森堡、意大利、比利时等国进行访问演出。演出的每个节目,都赢得外国观众热烈的掌声。卢森堡柔道协会秘书长看了表演后称赞说:“中国的硬气功才是刀枪不入的真功夫。”
在阴雨连绵的十月天气里,我们来到卢森堡大公国演出。
第一场演出前,体育馆门口人声喧哗。我们跑去一看,原来是没买到票的观众想要入场。其中有一家四口,是等不及代表团到他们所在的城市演出而特地赶来的。协商结果,只能让这些观众补票入场。
演出后,一位柔道教练专门来到我团住地找气功师座谈。他说:“我研究了十几年柔道运动中精神的作用,一直没找到。看了中国气功师的表演后,发现他们具有把精神力量转化成物质力量的功夫,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因此,我们看硬气功表演象看奇迹一样。”
十一月初我们抵达罗马。观众看我们的节目时,情绪越来越高。当看到气功师邓培芝运好气,拿起一根两米多长、两头装有锋利的矛尖的银枪,一头对准自己的喉部,另一头对准另一位气功师朱忠甫的喉部,两人相对用力挤压而使枪杆弯曲时,观众都克制不住自己了。胆小的观众既想看,又不敢看,就用双手掩着脸从手指缝里看。有的紧张得咬着手指,有的手托下巴咬着嘴唇,有的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在小邓、小朱想把枪杆折弯而未成功时,观众席上传出一片惋惜的叹息。最后当枪杆成功地弯曲时,雷鸣般的掌声、口哨声响彻了整个体育馆。正象罗马一家报纸的报道所说:“罗马的观众非常挑剔,难以满足,再大的明星,只要不为罗马观众所欢迎,就会销声匿迹。但这些难以满足的观众却为中国的硬气功表演所倾倒。”
著名的古城佛罗伦萨,是我国南京市的姐妹城。等候在武术馆欢迎我们的武术学员全部中式打扮,身穿对襟白袖口黑上衣,下着束腿黑裤,穿黑布鞋。在二十世纪的西欧能看到这种中国古式打扮,觉得亲切。体育馆内挂满了欢迎中国武术团的中文标语,气氛非常热烈友好。本来只能容一千人的体育馆,观众竟达二千五百人,是我团访意十三场演出中观众最拥挤的一场。
商港热那亚是我们在意大利访问演出的最后一个城市。
预定在九点开始演出,但不到八点半座位就全部坐满,最高处还站了三、四排人,甚至看台外的角落也站满了人。后来有的观众不顾劝阻,也不怕被流星锤等软武器击伤的危险,就围坐在表演地毯的周围。
轰动热那亚的节目是气功师赵继书的“卧刀碎石”。这个节目是赵继书的拿手好戏。他曾说过:“石头越硬越难打;打的次数越多就越精彩。我在刀口上躺四十五分钟没有问题。”在热那亚的表演场上老赵确实显示了他的真本事。
那天老赵沉着地运好气后,由别人把他平放在刀刃朝上的三把刀上。然后由一个人抡起七公斤重的大锤,使劲敲击他身上的石板。通常的石块几锤就能打断,没想到这天石块的石质特别坚硬,连击了十几锤,击石人换了一个,可石块还是一点没有要断碎的迹象。于是,改由教练亲自抡锤。锤子每重打一下,老赵的身体就在刀刃上弹跳一下,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全场观众都伸长脖子、绷着脸紧张地等待着。在这紧张的气氛中,陪同我们的意大利朋友竟哭了起来,说“算了吧,别再敲了。”就在大家的神经已紧张到快忍受不住,击到第三十下的时候,终于听到咚的一声,石头断成两段掉到了地上。老赵轻巧地站起来,在观众面前转了两圈。四面的观众都看到他背上几道很深的刀印,但没有伤口。大家兴奋地拚命鼓掌,一再赞扬说:“真了不起!”“太精彩了!”
演出结束后,有些观众迟迟不肯离去。有的跑到场地内摸摸刀床,试试刀刃锋利不锋利,有的拿着本子追着要运动员签名,有的索性跟我们回到旅馆。
我们在比利时的访问演出也同样获得成功。当代表团到安特卫普演出时,很多足球迷甚至放弃了国际足球赛而来看我们演出。荷兰的武术爱好者也不顾来回三、四小时的路程,驱车赶来比利时看我们演出,代表团演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我国古老的硬气功初次到国外访问演出就获得如此成功,可以预见,随着与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加,硬气功也将为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作出更多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