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贵阳大办集体企业 百分之八十待业人员有了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15
第3版()
专栏:

贵阳大办集体企业
百分之八十待业人员有了工作
本报讯 记者甄为民、王荣香、史越峨报道:贵阳市兴办的各种集体所有制小厂、小店,去年安排三万五千余人就业,加上前三年安排的共十四万余人,全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待业人员得到安置。贵阳市过去对一些摆小摊、开小店的集体和个体商户作为“资本主义”、“黑市”予以取缔。这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也给待业劳动力就业造成了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阳市和各区的领导干部大张旗鼓地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恢复名誉,积极兴办各种自负盈亏的厂、站、店、组,还允许个体工商户或夫妻店开业,使大批待业人员得到就业。据近三年的不完全统计,太慈桥街办事处所属集体所有制工厂生产了喷雾枪、汽车刹车、链条、轮胎螺丝等四十多种产品。这些企业总产值为二百六十九万元,除上缴税金十八万六千多元和公共积累二十五万元外,每人每月平均工资为四十五元。大力兴办集体企业和个体服务行业,方便了群众生活。原来贵阳市有些饭店又挤又脏,但是独此数家,顾客不得不光顾。现在,小吃店、饮食摊星罗棋布,有的还附设茶社、书场等,搞得很活,很受群众欢迎。过去,农民赶马车进城,人畜都没地方休息,现在办起了不少车马店,商旅称便。贵阳市的公园由于缺乏劳力,年久失修,花木凋零,去年招收集体所有制的园林工人七百二十人,公园面貌迅速改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