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无政府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2-22
第5版()
专栏:报刊论文摘要

无政府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无政府主义思想最早产生于欧洲。英国人霍德文和德国人施蒂纳是这一思想的最早提倡者。无政府主义形成一种社会思潮和一个政治流派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它的创始人是法国人蒲鲁东。蒲鲁东之后,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有俄国人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种小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和政治流派,无政府主义曾一度活跃于欧洲和俄国工人运动中,和马克思主义争夺对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并成为初期工人运动中的主要危险。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日益广泛传播,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无政府主义的反动性日益暴露,其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也迅速丧失。
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一九○三年、一九○四年出版了《无政府主义》、《自由血》等小册子,所宣扬和鼓吹的都是俄国无政府主义者所搞的暗杀活动。一九○五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就“革命”和“开明专制”等一些重大问题在《民报》和《新民丛报》上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双方为说明自己的观点,都涉及到了当时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并刊载了一些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其中除少数文章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来介绍社会主义的而外,大多数所谓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实际上说的都是无政府主义。
最早对无政府主义作系统的宣传和介绍的是当时在国外的知识分子。一九○七年,李石曾、吴稚晖等在巴黎创办中文的《新世纪》周刊,这是专门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第一个刊物。同年,在日本的张继、刘光汉等于东京发起组织无政府主义团体,创办《天义报》,次年又发行《衡报》,宣传无政府主义。由于当时清政府对外国输入的刊物查禁很严,这类刊物很难入国,因此,在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国内影响不大。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开始了有组织的传播。
一九一四年刘师复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无政府主义同志社”,发表了宣言,并开始和国际无政府党人进行了联系。他们除了利用《民声》杂志大力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外,还大量翻印在巴黎出版的无政府主义小册子。这一时期,无政府主义组织也纷纷建立,除上海外,广州也成立了“无政府主义同志社”,常熟组织了“无政府主义传播社”,南京则组织了“无政府主义讨论会”。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之前,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又有所发展,从政治流派来说,在这一时期,中国无政府主义大致可分为三派。
一派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这一派继承了刘师复的衣钵,以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为理论根据。这一派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正统派,代表性刊物是《进化》、《劳动》。另外两派,一是所谓“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者”,一是以朱谦之为代表的“新虚无主义”,这两派的实力和影响要小得多。
无政府主义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以“最彻底革命”的姿态出现,容易迷惑狂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后,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候,无政府主义的这种反动性就暴露无遗了。他们公开向马克思主义挑起论战,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鼓吹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组织纪律,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敌人。
(摘自1980年第1期《南开学报》李振亚:《中国无政府主义的今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